![](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7-02/15/xinsrc_432020415085846015401.jpg)
年畫、鞭炮、窗花,曾是中國老百姓過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東西。如今,傳統(tǒng)的精品木版年畫因其頗高的收藏和欣賞價值,成為國內外收藏界眼中的寵兒。
年畫在中國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漢代,人們就有過年在門上貼門神的習俗,以示驅邪避災。明清時期,年畫進入了全盛時期,形成了以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等年畫流派。但是,隨著19世紀末現(xiàn)代印刷技術的普及,加上戰(zhàn)亂不斷,年畫逐漸退出了中國人的生活。
中國的傳統(tǒng)木版年畫在國外卻受到追捧。河北省武強年畫博物館中有20多幅年畫復制品,這些年畫的真品現(xiàn)在收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以及美國的部分博物館中,在國內已成為絕版。
“國外很多學者和專家對中國年畫興趣很高。”河北省武強年畫博物館副館長郭書榮說,“每年來武強年畫博物館的國外專家和學者有上千人,相對而言,直到近幾年,國內的人才逐漸發(fā)現(xiàn)了木版年畫的收藏價值。”
傳統(tǒng)木版年畫集木板雕刻、手繪等藝術于一身,題材豐富,色彩鮮明,反映了中國各地關于春節(jié)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發(fā)展,鄉(xiāng)土氣息十分濃厚。有收藏家說,由于年畫是貼在墻上的藝術品,每年都要更新,保存非常困難,因此存世的精品并不多,因而受到人們的追捧。
一位中國年畫收藏專家表示,收藏年畫應選擇一些聞名于世的年畫作坊印制的年畫,如河南朱仙鎮(zhèn)、河北武強、四川綿竹等地的精品年畫。這些年畫大都年代久遠、存世量少,具有較高的投資和收藏價值。
來源:新華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