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在线网址,亚洲中文少妇专区,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91在线免费视频

<small id="bzx8v"><label id="bzx8v"></label></small>

<address id="bzx8v"><td id="bzx8v"></td></address>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文化中國]走進寧夏靈武窯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8-08-25
      唐末、五代時期,陜北夏州等地的黨項族人遷到寧夏地區(qū)聚居,于1038年建國,號為大夏。西夏王朝立國190年,留下眾多令人猜測之謎。如今僅存少量出土文物,透露出西夏王朝昔日的壯觀輝煌。如何解讀這個神秘王國,這里向讀者提供一把鑰匙,請看——

      4月初,在寧夏日報老友楊山虎先生和西夏瓷收藏專家白滔先生、米向軍先生的幫助下,我來到心儀已久的寧夏靈武磁窯堡窯址考察。我們驅車來到靈武縣郊區(qū)一睹西夏古國最大的造瓷基地——靈武窯的風采。那種茫蒼蒼的感覺,令人不禁大發(fā)懷古之幽思。

      漫步古窯址,我們撿到了不少宋、西夏、元、明的陶瓷標本,包括一批難得的刻花、剔花、劃花、印花標本以及窯具,而更為難得的是一批大型陶瓷建筑構件。

      據(jù)西夏瓷專家鑒定,這批陶瓷構件十分罕見,其中孔雀藍釉和素三彩構件尤為珍貴,它們應是西夏晚期宮廷大型建筑使用的陶瓷構件的殘件。在現(xiàn)場,我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一枚黃色琉璃瓦當殘件。據(jù)此,我們推測,這個古窯址應是當年西夏國宮廷用瓷和宮廷建筑用瓷構件的燒造基地,如果這一推測成立,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

      宋代是中國瓷器生產(chǎn)的繁榮時期,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爭奇斗妍,八大窯系遍布全國,后人對宋瓷的研究碩果累累。但一直以來,人們對地處祖國西北的磁窯堡西夏古瓷窯址和西夏制瓷工藝知之甚少,以至于1980年前后編寫大型巨著《中國陶瓷史》時,苦于沒有可靠資料,未能將西夏瓷寫入其中,留下一個莫大的遺憾。

      上世紀70年代,寧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西夏陵區(qū)進行發(fā)掘,80年代又對靈武磁窯堡進行了發(fā)掘。兩次發(fā)掘都出土大量西夏瓷器。我國著名陶瓷界的大師馬文寬先生曾多次深入靈武磁窯堡窯址考察,并做了許多重大的研究和發(fā)現(xiàn)??脊虐l(fā)掘的推進與眾多專家的辛勤工作,逐漸向世人揭開了西夏瓷器的神秘面紗。

      西夏陶瓷研究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1956年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敏蓋鄉(xiāng)發(fā)現(xiàn)兩件黑釉剔刻花瓶,最初被定為元代,后又歸入宋代??梢娺@兩件古瓶為非發(fā)掘品,沒有地層關系和可靠年代的實物佐證。但最后認為“可能與西夏有關”,應是頗有見地的。1964年—1965年寧夏考古工作者在石咀山市郊區(qū)又發(fā)掘出土了幾件瓷器,有玉壺春瓶、碗、罐、人頭像等。

      發(fā)掘者認為瓷人頭像作禿發(fā)狀,反映了西夏的社會習俗。上世紀70年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在銀川市西郊西夏陵區(qū)發(fā)掘八號陵,出土了一些瓷器碎片。以后寧夏靈武市崇興鄉(xiāng)、甘肅武威西郊的西夏窖藏和墓葬中出土了一些瓷器,被認為是西夏瓷。1979年青?;ブ磷遄灾慰h發(fā)現(xiàn)一處窖藏,出有3件黑釉剔刻花瓷罐,1件白釉高圈足碗,1件白釉瓷盤等,亦應是西夏瓷。1982年—1986年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準格爾旗發(fā)現(xiàn)多處窖藏,出土一批西夏瓷。上海博物館館藏1件黑釉小口瓶,腹部刻有西夏文。上述零星發(fā)現(xiàn)多發(fā)表在70年代末期或以后,這使人們知道了西夏瓷的存在,但囿于資料,還不足以對西夏瓷進行全面的論述。隨后,西夏瓷便成為陶瓷界所關心的重要學術課題。

      西夏王朝歷史從興起到被蒙古滅共190年(公元1038年—1227年),是宋遼時代北方一個極為強大的黨項族王國,它的疆域極為遼闊,包括現(xiàn)在的寧夏、內蒙古、甘肅、青海等省區(qū)的地域,西夏古瓷藝術無疑是西夏王國的瑰寶,是我國歷史上黨項民族的歷史見證,除去自身所包含的審美藝術價值外,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后人解讀西夏王國的金鑰匙。

      西夏瓷受磁州窯、耀州窯和山西各瓷窯先進工藝的影響,加之民族的融合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南方先進制瓷工藝的介入,西夏瓷融南北文化之精華逐步成為陶瓷界的一朵奇葩。目前,西夏瓷逐步得到世界的關注,特別是西夏白瓷和剔刻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陶瓷藝術的珍品。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