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暫遇蟄伏期 國內市場價格可能升高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8-11-12]
趙先生(化名)所供職的單位是有國企背景的一家大型企業(yè),該企業(yè)每年投入到油畫收藏的資金過億元。記者與趙在美術館一旁的“三聯(lián)韜奮書店”會面時,見他一身休閑裝,體格強健,與想像中油畫收藏經理的模樣相去甚遠,更像一名運動員。
趙呵呵一笑,“來看畫的行內人,都是像我這樣,穿件T恤,斜挎一個包??赡苣銜杏X我們這些人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但就是我們這批人構筑起了藝術品市場,推動藝術品市場向前發(fā)展?!?
“雖然我國藝術品價格增長很快,但與國際藝術品市場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接下來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壁w先生說。
高端作品引領市場
10月19日,倫敦拍賣行內,隨著拍賣錘的落下,當代著名畫家呂西安·弗洛伊德的《培根肖像》賣出了540萬英鎊,這顯然要比“經濟危機”發(fā)生前莫奈的《睡蓮》“便宜”了許多。當時,買主以4000萬英鎊買下了《睡蓮》。
雖然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已經越演越烈,但在拍賣市場中,富豪們絲毫不會吝惜手中的錢。據(jù)美國的一項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資產超過5000萬英鎊的富人中,有80%的人計劃今年會花去更多的錢。
“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資項目,金融、房地產、藝術品投資?,F(xiàn)在國內已接受了金融和房地產項目的投資,但對藝術品投資認識還不夠?!壁w先生說。金融等證券投資的優(yōu)點是短線回報較高,且容易套現(xiàn),缺點是風險大。若以投機心態(tài)入市,則與賭博無異;地產屬中線投資,優(yōu)點是實物投資,具實用價值,若能把握發(fā)展走勢,利潤會很豐厚,缺點是投資金額較大,價值是否上升受周邊環(huán)境、社會變化以及同類競爭等影響。
“藝術品投資屬中長線投資,且藝術品具有不可復制性,因此,藝術品也具有不可取代的可貴性和限量性?!敝袊佬g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水天中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趙先生表示,“世界范圍內,隨著經濟危機的擴大,在拍賣會上,中低端的作品可能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流拍,但高端的作品基本上還會保持增長,引領市場風向的還是這批高端的作品?!?
趙先生坦言,“在國外,富豪們購買藝術品,大多通過拍賣行。對一件藝術品的投資,大概會有幾十位相關人員分工配合,這使得國外藝術品市場趨于健全和完善。相比之下,國內才剛剛起步,相關產業(yè)鏈相對簡陋?!?
由外而內的發(fā)展格局
國內藝術品市場的價格,經歷了多個起起伏伏,價格真正開始上揚始于1996年。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一些書畫大師的作品價格相當?shù)土琮R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過10元,張大千的作品賣100元一幅,傅抱石一幅畫的最高標價為80元。徐悲鴻的《松鷹圖》1961年的售價僅為230元。
“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的許多近現(xiàn)代名家的作品,如張大千、齊白石等人的,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琉璃廠花十幾塊、幾十塊錢買回來。而現(xiàn)在已漲到幾十萬、幾百萬了?!彼熘谢貞涍@段歷史頗為感慨。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些大師的作品身價也沒太漲,齊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場上不過5萬港元。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特別是經歷過1996年,中國書畫作品的魅力被世人所認可。至1997年底,中國現(xiàn)當代書畫家作品在百萬元以上的已有幾十位,如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林風眠、李可染、石魯、吳冠中、陳逸飛等。
“藝術市場就和我們國家的市場經濟一樣,也是引進了一些國外的辦法、經驗,以及整個的格局,應該說是由外而內地發(fā)展的?!彼熘姓J為,一開始中國藝術市場的起伏、高下、冷熱都是由于國外藝術市場的余波引起的。
“但這些作品總體的價位還是低,尤其是第一代作家的作品,基本上在當時被國外的畫廊打包買走,定價權掌握在國際畫廊和拍賣行手里。”趙先生告訴記者。
水天中表示,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浙江這些地方,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的中國藏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藝術市場就已經不純粹是一個受國外影響的市場了。
國內市場價格還要升高?
中國畫10年來價格不斷攀升,但由于其歷史較短,還不能被國際買家所認可。到目前為止,國內畫作與西方畫作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可能存在十幾甚至100倍左右的價格空間?!睒I(yè)內人士告訴記者。
水天中表示,“現(xiàn)在很多人也在質疑,中國藝術品價格是否存在虛高的泡沫現(xiàn)象?!?
最近幾年,中國當代藝術品中,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蔡國強、徐冰、方力鈞、張曉剛,老一輩的吳冠中,他們的畫價成十倍、百倍地在增長。水天中認為,與歐美頂級畫家相比較,中國頂級畫家的作品價格并不高。
“雖然經濟危機后,很多作品價格都出現(xiàn)了縮水或流拍,但一些知名作者的著名作品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經濟危機只是讓一些中低端作品和中低端的畫廊無法生存,這段時間是個價格休整期?!彼囆g品評論人士米潔女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現(xiàn)階段國內藝術品投資市場相關人士應該踏實做好每件事,不要抱著投機心理、以超常規(guī)的方式發(fā)展中國藝術品市場。
“現(xiàn)在也是畫廊洗牌的過程,很多畫廊品質良莠不齊?!壁w先生認為,藝術品市場的正常運行狀態(tài)是:畫家專心畫畫;畫廊明確自己收藏風格的定位,然后由畫廊通過拍賣行將作品出售。
水天中認為,“在中下檔次的畫價方面,目前中國已經一點也不落后于世界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收藏者就應該考慮怎樣防范風險。當然,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王栗濤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金融危機下的藝術品市場將會如何,目前眾說紛紜。讀史而明今,這種時候回顧一下藝術品歷史上的幾次大下跌,對于了解現(xiàn)今的市場是有一定好處的。
一戰(zhàn)后,上世紀20年代美國涌現(xiàn)一批“新貴”,他們習慣于掛幾幅古老的祖先油畫肖像充充門面。這一時期,肖像畫極為走俏。
1929年蕭條波及藝術品市場
1929年大崩盤之后的最初幾年,祖先肖像畫的價格還比較平穩(wěn)。直到1934年克里斯蒂拍賣行的一次拍賣上,許多富人客戶都在股市危機中傾家蕩產,18世紀歐洲名畫家隆尼的一幅曾于1928年以70萬美元(相當于今天的770萬美元)成交的作品無人真正競價,最后以6.5萬美元成交。這一事件引發(fā)了肖像畫市場的跌價狂潮。
到1940年時,大多數(shù)18世紀肖像畫的價格都跌到了20世紀20年代高峰時的5%左右。
日本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后經濟經歷了巨大的滑坡,藝術市場也隨之下跌了很多。但是最驚人的例子發(fā)生在上世紀90年代。從1990年到1994年,以“藝術100指數(shù)”衡量的主要市場藝術品價格下跌了52%,另一個關于19~20世紀雕塑品的指數(shù)則下跌60%。
20世紀70~80年代,日本進入經濟高度成長期,經濟繁榮的日本人把激情灑向了凡高、莫奈等西方一流印象派藝術大師。凡高的《加歇醫(yī)生》1990年成交價為8200萬美元。
藝術品市場有波動周期
1990以后,日本經濟泡沫崩盤,整個印象派的繪畫價格下跌超過60%。據(jù)日本畫商最樂觀的估計,當年以50億美元購入現(xiàn)仍保存于日本各銀行手中的畫作如今最多能賣出14億美元。美國藝術品市場也經歷了從1987年的繁榮到1990年的蕭條,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價格都下跌了30%~60%。
如同股市一樣,藝術品市場已成為整個金融市場的一部分并有其特定波動周期。這個周期大體是6至8年,每個周期都對藝術品種類有其特定的偏好。
從整體的客觀環(huán)境而言,2008的藝術品市場正處于經濟危機后最易受波及的時期,從大量事例來看,已經有許多藝術品價格開始下跌,這是市場周期決定的無法逃避的客觀事實。
美國學者科可納的一項研究認為:“在今天創(chuàng)作和出售的繪畫作品和雕刻作品中,只有0.5%在未來30年中能夠保持市場價值。下跌的同時也蘊含調整的良機,正是淘滌出真金的時候?!?來源:廣州日報)
世界金融海嘯襲來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急需"洗牌"
金融海嘯當前,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的“寒冬”是否已經到來?11月5日,由搜狐文化中心主辦的“風暴眼里看藝術”論壇中,包括費大為、趙力等在內的一批知名藝術評論人認為,當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迎來了一個重新洗牌的時代。
金融風暴來臨之前,中國當代藝術品還在一次次地打破著價格紀錄。5月24日,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夜場拍賣”中,曾梵志的一幅作品以7536.75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超過了先前由蔡國強作品保持的7424.75萬港元的紀錄。
金融風暴來臨后,中國當代藝術品開始“節(jié)節(jié)敗退”。10月初,在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風向標的香港蘇富比的“現(xiàn)代及當代亞洲藝術”的夜場拍賣上,展出47件中國當代藝術拍品,估價超過2.45億港幣,但最終,成交率59.6%,成交額1.17億港幣,不足估價的一半,包括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等一線藝術家的5件作品全部流拍。自香港、紐約只賣出一半估價的慘狀出現(xiàn)后,國內包括華辰、嘉德等在內的大拍賣公司均紛紛停止拍賣中國當代藝術品。
“市場的狂熱正在過去,很多作品的價格將會回落,經濟蕭條產生的效應可能會在一兩年之內慢慢體現(xiàn)出來,盲目的炒作或者交易會減少?!敝哒谷速M大為這樣指出。費大為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重新洗牌的過程,作品價格可能會降下去。在過去市場非常熱的時候,大家會不顧一切地去搶作品,這說明中國的當代藝術市場非常不規(guī)范。通過重新洗牌,可能會規(guī)范市場運作的機制,規(guī)范化反過來也可以保護藝術家在更好的環(huán)境下去創(chuàng)作。
從事藝術市場研究多年的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趙力認為,流拍說明了一個重要問題,2000年以來,大家對藝術的關注點一直都是價格問題,直接表現(xiàn)就是拍賣行情?!?000年以后,藝術新聞變成了財經新聞,所有的藝術新聞報的都是——哪件作品出了天價,好像這就是藝術世界的真相,但這恰恰不是真相?!?
趙力說,藝術市場的理性必須建立在藝術價值的基礎之上?!拔彝狻匦孪磁啤?。洗什么牌?洗的還是藝術價值。2006年、2007年的時候,什么畫都能賣高價,泡沫太大了?,F(xiàn)在有些畫的價值降下來了,這是誰都擋不住的。”
中國藝術拍賣市場資深專家趙旭指出,目前,中國的當代藝術面臨的問題是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稀缺?!爸袊敶囆g家真正在國際上受到認可的、博物館里面舉辦過畫展的、在拍賣市場里面非常穩(wěn)定的,就那么幾個。中國當代藝術品按理來說成交額非常小。每一年,在香港,中國當代藝術品一場沒有超過4億港幣的,一年沒有超過10億港幣的;在內地,一年的成交也沒有超過6個億。這么一算,中國當代藝術品的總成交額,全世界不到3億美元?!?來源:中國青年報 辛明)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