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工藝美術大師對當代名瓷價格的影響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9-10-25]
標簽:工藝美術大師 名瓷 收藏家 價格 趨勢 雜談 饒中亮
上一篇博文發(fā)出以后,看到有人對新晉大師的價格頗為在意.涉及到藝術家本人的,要收緊供應量;中介憤憤不平,拿不到便宜貨;收藏家,不知道如何是好.
既然上一篇博文談的是趨勢,現(xiàn)在,還是從基本面來分析一下這種情況.
1. 對資深的收藏家來講,從現(xiàn)在開始,新晉的省級或市級工藝美術大師沒有任何投資價值而言.他們會仍然關注自己原來劃定的收藏名單,堅持自己的收藏標準.我在以前的博文里曾經碩果,大約100人左右.這個名單,已經是夠龐大了.如果按現(xiàn)在的市價,一個藝術家收藏一件平常的作品,沒有幾百萬是拿不下來了.有這個實力的收藏家,會不斷鞏固和發(fā)展收藏的質量,而絕對不會在自己的收藏范圍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往名單以下的藝術家投資.請不要忘記,在新晉大師之前,資深省級大師還有一大批呢;
2. 完成第一項的人已經很少.可以說這是站在收藏山頂?shù)娜?他們會往下走,退而求其次嗎?設想一下吧.如果新晉大師寄希望于此,祝你們好運;
3. 話雖然如此,新晉大師們的作品是否比以前好賣?人生不外乎追名逐利.現(xiàn)在升大學,幾百萬人的事情,背后都要有故事,才有幾十位大師出來,價格上發(fā)生波動,難道不正常嗎?有什么可以憤憤不平的?當然有人樂意買帳,畢竟,和沒有評上的人相比,頭上多了一層光環(huán)呀.
簡單總結一下以上的分析,對新晉大師的作品,為什么買,誰在買,先要分析清楚再下手也不遲.至于價格的波動,和整個藝術市場的發(fā)展主流,或趨勢,以及個人的收藏理念有什么正相關性?這才是最重要的.換言之,拋開基本面來談價格,是無源之水,舍本求末.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