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9-11/14/xinsrc_17211061415512341457082.jpg)
濰坊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王緒德的核舟雕刻精細、玲瓏剔透,核舟上面的門、窗都是活動的,可以自由地開啟,特別是船尾垂下的錨鏈由45個小如米粒,細如發(fā)絲的橢圓形環(huán)連接而成,每節(jié)轉動自如(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濰坊核雕的品種主要有車、船、印章、山水、魚蟲、人物、亭臺、樓閣等。其中最著名和最普遍的題材是核舟,以東坡游赤壁最為常見?!耙褂纬啾凇敝凵衔迦?,須眉畢見,箬蓬、窗、楫、壺、爐等應有盡有,船舷左右有窗8扇,開合靈巧,窗戶上淺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筆畫剛勁,字跡清晰(11月13日攝)。
作為中華傳統(tǒng)特種工藝瑰寶之一的核雕藝術源遠流長,宋代中期就有文字記載,到明清達到鼎盛,近代以山東濰坊的核雕最為有名。“濰坊核雕”以桃核為材料,巧妙利用核胚上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紋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山水、人物花鳥等立體造型,以及刻化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吉語印章等。核雕作品布局簡練,樸實大方,概括性強,有融天地萬物于方寸之間的精髓?!盀H坊核雕”經世代傳承發(fā)展、摸索創(chuàng)新,不斷涌現出巧奪天工的傳世佳作,2008年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收錄。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