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1.ce.cn/ce/kjwh/scpm/tzjb/mjgyp/gengduo/201007/14/W020100714504312688494.jpg)
匏器,又叫葫蘆器,人們養(yǎng)蟈蟈用的葫蘆罐就是匏器的一種。當今藏市,匏器收藏方興未艾,已經(jīng)成為一種熱門收藏?! ?
匏器作為工藝品,最早出現(xiàn)在明末。匏器工藝品問世后,廣受坊間喜愛,至清康熙時傳入宮廷,為皇家御用。清代制匏工藝頗受皇家重視,康熙皇帝曾在瀛臺的豐澤園內種植葫蘆,并派專人管理,生產(chǎn)出許多清朗典雅的匏器工藝品。清乾隆年間,匏器工藝更臻精致,品種更加齊全,式樣、紋飾也更加新奇、豐富?! ?
匏器與瓷器相似,也具有工藝優(yōu)良、紋飾清晰、器形優(yōu)美多姿的特點。由于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因而傳統(tǒng)匏器看上去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那些經(jīng)過收藏者長期把玩摩挲的傳世匏器,更給人古樸、凝重的美感。
現(xiàn)存的傳統(tǒng)匏器,從各種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乃至賞玩之物,應有盡有。具體說來,現(xiàn)存的傳統(tǒng)匏器,以清中期以前的匏器最多,包括杯、盤、碗、壺、盒、瓶、筆筒、鼻煙壺、蟈蟈籠及樂器等款式,其中康熙年間的六瓣碗、纏蓮壽字紋盒、八方形筆筒、蒜頭瓶和四弦琴等物為最精。
據(jù)相關收藏專家介紹,收藏匏器,一定要詳細了解匏器的分類狀況,因為這是收藏匏器所必需的基本知識。
和其他古玩一樣,匏器年代越久,其收藏價值就越高。去年北京永樂春拍中,一件估價2.5萬元的鏤空玳瑁蓋官模云龍紋葫蘆,成交價達到了87120元。傳統(tǒng)匏器雖然價格不菲,但升值很快:上世紀80年代,在北京一些賣舊貨的攤位上,一只品相好的傳統(tǒng)匏器幾十元就能買到,然而如今,購價最少也得上萬元。
由于古匏器價值不菲,目前藏市匏器造假者多,贗品屢現(xiàn),收藏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那么,怎樣鑒別匏器的真?zhèn)文兀恐饕慈龡l:一、看色澤。老葫蘆的顏色比較重,偏暗紅色,也有黃色或淡黃色的,但無論顏色深淺,必有一種厚重感,具有古董家具所稱“包漿”的那種自內而外的油潤。二、聽聲音。老葫蘆以指輕彈聲音清脆,而新葫蘆則因胎里疏松而聲音發(fā)悶。三、查胎里子。老葫蘆的外壁和胎里子渾然一體,無法分辨,做舊的葫蘆里子則都是用洱茶浸泡而成的,外表雖呈黑色或深褐色,但里層仍為白色或淡米色,沒有厚重感。
另外,收藏匏器有許多細節(jié)需要講究。如:要縫制葫蘆套,將匏器裝入套中,精品更要有特制的小匣;平日要經(jīng)常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透氣,以驅除潮濕,防止發(fā)生霉變;要經(jīng)常摩挲或擦拭,這樣葫蘆的表面會愈加光潔,色澤會更深更潤,其價值也將隨之提高。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