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虎第一村”農民耕種之余不忘畫虎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0-10-28]
商丘10月27日電(崔巖新)“荷鋤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畫虎雄”,在河南省民權縣有一個叫王公莊的小鄉(xiāng)村,該村總人口1366人,耕地面積1277畝。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口不算多,面積不算大的鄉(xiāng)村卻遠近聞名,被稱為“中國畫虎第一村”。該村1300多人中從事繪畫產業(yè)的就達700余人,上至60多歲的老人,下到6、7歲的孩童都能夠掂筆作畫。他們的繪畫以工筆虎為主,品種繁多,小到三尺“虎首”,大到文二“五福圖”,甚至近百米的“百虎圖”長卷。
王公莊,屬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地處黃河故道腹地,豫、魯兩省結合部。東距文哲大師莊子故里15公里,西距南朝文學家江淹故里21公里,是全國文化(美術)產業(yè)示范基地、全國特色村、全國文明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繪畫)村。
別看王公莊村子不大,但村中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及三世同堂作畫者比比皆是。他們是農民也是畫家,他們是畫家也是農民。全村現(xiàn)有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2人,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6人、河南省國畫家協(xié)會會員8人,商丘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36人,民權縣美協(xié)會員208人,繪畫經紀人16人 。
一些村民說,他們忙完耕種,就會練習畫畫。而一些村民干脆成了專業(yè)畫家,不再把心思放在了種地上,而是靠繪畫為生。
據悉,該村年銷售畫作4萬余幅,創(chuàng)產值2500余萬元 。約有30%的畫作銷售到孟加拉國、新加坡、日本、韓國 、美國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
中國畫虎第一村代表畫家有“四大虎王”肖彥卿、王建民、王培雙、王培震;“四小虎王”王春麗、王建峰、趙慶業(yè)、王建輝和被譽為“小虎隊”的100多名骨干畫家。他們的作品既有王者之氣,又有人性化的人文意韻,形成了威猛與柔靜并重,濃艷與素雅并存,造型和諧,構圖自然,撕毛獨特,神韻飄逸,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民權虎"風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曾給農民畫家親筆寫信,盛贊他們“畫虎畫出一片新天地,畫虎畫出個新農村”,并賦詩一首:“荷鋤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畫虎雄;潑墨豈只為斗米,虎虎生風長精神”。2007年11月9日,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親筆為王公莊題寫了“中國畫虎第一村”村名。
26日,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文化畫報》社社長孟祥順看完農民的畫作后說,王公莊村民的畫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體現(xiàn)了中國民俗文化?!懊袼椎木褪敲褡宓模褡宓木褪鞘澜绲摹?,孟祥順贊嘆道。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