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在线网址,亚洲中文少妇专区,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91在线免费视频

<small id="bzx8v"><label id="bzx8v"></label></small>

<address id="bzx8v"><td id="bzx8v"></td></address>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shù)觀點

    水彩畫家陳希旦:水彩畫容易學但難學精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5-07
      “每當我進入水彩世界,就像到了一個自由王國,可以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地去享受人畫交融的愉悅。 ”

      水彩畫家陳希旦成名于上世紀50年代。那時,才二十歲出頭的他,作品已與許多資深畫家之作一起被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選中并出版發(fā)行。在上海土生土長的陳希旦,對城市景觀情有獨鐘,他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畫了許多以城市為主題的作品。

      時至今日,憑借畫藝,他收獲了很多頭銜:上海全華水彩藝術(shù)館館長、中國美協(xié)會員、深圳水彩畫會會長、巴黎國際藝術(shù)城注冊藝術(shù)家、澳大利亞水彩畫協(xié)會榮譽會員、英國伯明翰水彩畫會會員……其中最特別的莫過于 “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畫雙年展策展人”。作為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個水彩畫雙年展的推手,陳希旦承載了中國水彩畫走出去的“中國夢想”。

      老一輩水彩畫家潘思同先生曾在給陳希旦的信中寫道:“我這個老頭無所作為,只希望你們把水彩藝術(shù)的發(fā)展早日繁榮起來?!币咽枪畔≈甑年愊5┱f:“我也是老頭了。我想把潘思同先生的那句話傳遞下去,希望中國成為世界上真正的水彩畫強國。 ”

      西洋水彩畫,從上海迎進來

      記:作為一種舶來品,水彩畫在中國經(jīng)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過程?

      陳:中國的水彩畫歷史要從一百年前說起。當時,水彩畫從上海土山灣一帶由英國傳教士傳入。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解放前后的上海成了中國水彩畫的集中地,全國優(yōu)秀的水彩畫家?guī)缀醵荚谏虾!?br/>
      水彩畫最早在歐洲誕生時,是為單純的視覺審美欣賞,抒發(fā)的是畫家的情感。過去稱水彩畫是輕音樂,油畫是交響樂。文革時期,水彩畫被認為不能直接為政治服務,而遭到了批判,水彩畫在中國的發(fā)展因此中斷。文革后,水彩畫再度迅速發(fā)展,尤其是到上世紀90年代,水彩畫在全國美展的地位非常高了?,F(xiàn)在,國內(nèi)八大美院都有水彩畫專院,有的高等學校還專門設了水彩畫系,每年培養(yǎng)大量的水彩畫家。

      2007年開始,我參加國外一些畫展,老外完全能夠接受這些水彩畫,這說明中國水彩畫水平,已經(jīng)能和外國水彩畫相提并論了。

      記:為什么會集中在上海?

      陳:解放前是因為上海最早對外開放,解放后初期,全國兩個專業(yè)美術(shù)出版社,其中一個在上海。上海畫家通過上海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了很多水彩畫畫冊、畫集或者明信片,再由新華書店發(fā)行到全國,發(fā)行量很大。所以在上海的水彩畫家在全國影響非常大。

      記:您認為國內(nèi)的水彩畫現(xiàn)狀主要存在什么問題?

      陳: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水彩畫是“小畫”。就好像卡拉OK,人人會唱,但真正的歌唱家是不多的,水彩畫也一樣,它是容易學但難學精。比如水彩畫一筆下去不能改,一筆壞則全廢,而油畫還可以通過遮蓋改過來。我不是說水彩畫比油畫更高深,只是希望水彩畫像油畫一樣能受到重視和關注。藝術(shù)不分大小,水彩畫有它獨特之處。

      中國水彩畫,從上海走出去

      記:這是不是您著手策劃在中國舉行國際水彩畫雙年展的主要動力?

      陳:由于一些歷史原因,中國對國外水彩畫不夠了解,外國對中國水彩畫的現(xiàn)狀更不了解。上海在上世紀60年代搞過一次英國水彩畫展,北京在80年代搞過一次,這兩次英國水彩畫展都引起了轟動。但也就只此兩次,中國水彩畫很少跟外面接觸。

      1978年,老一輩水彩畫家潘思同先生給我寫信,希望把水彩藝術(shù)早日繁榮起來,我一直覺得責任重大。我從17歲開始學習水彩畫,到2006年,我70歲,有個境外企業(yè)家提出想收藏我的畫。我想,中國好的水彩畫都流到外面去了,我們自己想看時要去哪里看呢?如果我們能搞一個水彩畫藝術(shù)館,把國內(nèi)好的水彩畫都留下來,多好。

      正巧,青浦朱家角一家文化機構(gòu)負責人,愿意無償免租提供一幢清代古建筑作為館址。2006年6月,全華水彩藝術(shù)館開館了,館內(nèi)收藏并陳列了很多當代著名水彩畫家的作品。 2008年春節(jié),跟青浦區(qū)政府方面談起希望辦一個國際水彩畫雙年展。他們很贊同這個想法,在資金和場地方面給予支持。

      第一屆雙年展收到了3000多幅畫作,最后展出250多幅。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水彩畫冊為雙年展特別推出了英文版創(chuàng)刊號,此前它只有法語版。雜志發(fā)行到三十多個國家,每一期都會專門介紹一個來自雙年展的中國水彩畫家。這本水彩畫冊整理了國際上的水彩畫大事記,從公元前105年蔡倫發(fā)明造紙開始,到英國皇家水彩畫會成立,直到最后2010年首屆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在中國舉辦。

      記:從全世界范圍看,像這樣級別的水彩畫雙年展,似乎是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

      陳:對,意義還不止于此。 100年前,水彩畫從上海走進中國,100后的今天,中國的水彩畫從上海朱家角走向世界。過去,我們中國的水彩畫家要靠到國外拿獎來宣揚自己,現(xiàn)在,我們通過在中國舉辦的國際雙年展,頒獎給外國一流的水彩畫家。比如本屆雙年展得獎畫家埃瓦諾,他的一張畫一般要賣8萬元,我們告訴他,雙年展優(yōu)秀作品的收藏費只有3萬元,你如果不愿意,我們就把獎給別人,然后按市價買你的畫。他說,不用,我愿意得到這個獎。我們還請了一個在美國得金獎的年輕水彩畫家當評委,他看到中國水彩畫,很驚訝中國選手有這么高的水平。

      畫家水彩夢,因為堅持和“扶持”

      記:水彩畫英文的說法是watercolor,正好是“水+彩”,如今雙年展放到水鄉(xiāng)古鎮(zhèn)朱家角似乎特別合適,不僅有水,獨特的江南地理又賦予了它的各種色彩。

      陳:對,水彩,水鄉(xiāng),彩色。所以我覺得水彩畫放到朱家角是非常合適的。

      記:您上世紀50年代就成名,那時還非常年輕。

      陳:當時我是和許多水彩畫大師在一起創(chuàng)作。出版社在1957年就出版我的畫,所以我算是沾了這些大師和水彩畫的光。

      記:少年得志,卻未必一帆風順吧?

      陳:我還沒畢業(yè)就被一師附小調(diào)去當美術(shù)老師,那時上海小學美術(shù)教材我也參加了編撰工作。1962年,我辭職了,那時辭職就意味著不做“革命工作”,在那個年代總是不好的。

      我辭職有幾個原因,我不會拍馬屁;還有人批判我畫人體畫是助長資本主義風氣等等。反正諸多因素吧,我一氣之下就辭職了。

      記:您的畫冊扉頁上寫了一堆“感謝詞”。

      陳:是啊,一路走來,我要感謝很多人。首先要感謝錢延康先生,是他領我進入水彩畫的大門。還有吳大羽先生,在一次美協(xié)繪畫組會議后,在青海路口,他在寒風中足足站了三個多小時向我講解“印象派”,后來每次美協(xié)繪畫組開完會,他都會認真地向我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我還要感謝張云聘先生。我辭職后,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作為上海美協(xié)負責人,給了我關鍵的幫助,破例每月發(fā)給我生活補助,還介紹我去上海美術(shù)設計公司當臨時工。如果當時沒有這些幫助,我無法想象自己未來的生活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會如何。

      文革時期,我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修正主義藝術(shù)家,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許多畫被撕為碎片,泡在水里。我在織布廠當臨時工,失望彷徨,但廠里的工人朋友沒有歧視我。1975年,胡鐵生先生在自己被打倒的情況下,還幫助我進上海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創(chuàng)作室工作,使我有了優(yōu)良的創(chuàng)作條件和環(huán)境。許多水彩畫的前輩如潘思同先生、李泳森先生、雷雨先生、樊明體先生等,他們毫無保留地與我一起寫生、畫畫、共同探討。老一輩水彩畫家希望中國的水彩藝術(shù)能早日繁榮,我在其中受益匪淺。所以,我慶幸這一生入了水彩畫的門,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前輩們的心愿。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