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稱損壞國寶可修復 馬未都稱不可能恢復原貌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8-01]
沉默26天,故宮開口了
國寶瓷盤被擠壞碎成6瓣
一件宋代哥窯瓷器珍品在進行分析測試時受損,網(wǎng)友發(fā)微博爆料才見光
昨天上午,沉默26天的故宮博物院終于證實,國家一級品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在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fā)生損壞,初步判定為科研人員操作失誤所致。故宮稱,針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已經(jīng)形成,目前尚未正式上報國家相關部門。
焦點1 國寶如何損壞?
-故宮回應稱是操作失誤擠壞的
-網(wǎng)友爆料說是出庫時摔碎的
國寶如何損壞?
“故宮又出大事了!”7月30日晚,網(wǎng)友“龍燦”發(fā)布新浪微博,稱故宮器物部手續(xù)不全,將國家一級品宋代哥窯瓷器出庫,不料被工作人員摔碎,故宮一級品才1106件。微博很快被轉發(fā)過萬,不少網(wǎng)友表示惋惜,“極其珍稀的宋代哥窯再減一員,默哀”。有網(wǎng)友對故宮的文物保護措施提出質疑,并指出故宮未及時通報事件,有瞞報嫌疑。
“龍燦”表示,消息來源于他的老師、一位業(yè)內專家。據(jù)稱,當時故宮器物部將這件哥窯瓷器出庫,打算送到科研處,利用新引進的設備進行成分分析,以便研究。但器物部一名工作人員在出庫過程中將瓷器摔碎?!褒垹N”表示不了解現(xiàn)實中故宮管理細節(jié),但摔碎價值連城的哥窯瓷器已說明出庫程序存在嚴重問題。至于微博中提到的“封口”一說,他表示,出了這么大的事情,故宮器物部和科研部工作人員都應該知情,但“向社會隱瞞是不對的”。當晚,記者向故宮博物院有關負責人求證此事,得到的答復是“已經(jīng)看到這條微博,是否屬實正在抓緊進行了解,一旦情況查明會盡快向社會公布”。
直到昨天上午,故宮博物院才證實了文物損壞一事。據(jù)介紹,7月4日,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對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時,科研人員操作失誤,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致使文物發(fā)生擠壓損壞。
故宮博物院文??萍疾恐魅蚊缃穹Q,檢測儀器中有一個很大的樣品臺,把器物放在樣品臺進行檢測時,需要將樣品抬升到一定高度進行調焦。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員輸入數(shù)值出現(xiàn)問題,導致儀器內的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使瓷器受到擠壓被損壞。
焦點2 當事人是誰?
-一名理工科畢業(yè)的女碩士
苗建民稱,事故當事人是一位理工科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2004年就來到這個實驗室,進行過正規(guī)的培訓。相當一段時間都是她來操作這臺設備。其專業(yè)技術職稱是中級。由于這個實驗室2005年才組建,她是第一批來實驗室工作的,算是資深。去年50多件古瓷的檢測她也參與了,沒有出現(xiàn)過情況。此外進行這種一級文物檢測的設備是美國EDAX公司生產(chǎn)的,我國至少有七八家機構都選購、采用了這臺設備。在國內算是比較普遍。為什么這次會出現(xiàn)操作失誤?苗建民說:“有主客觀原因??陀^原因是,儀器上也還有可根據(jù)故宮的特殊需求改進的地方。例如,這臺儀器在輸入一個數(shù)值后,沒有再次確認的功能。就像手機要刪除一條信息,會提示用戶是否真的要刪除,但這臺儀器沒有這個功能。但我們還是認為,應該從主觀上找原因,是我們自己操作失誤造成的。當事人很痛心,這不只是個人要承擔什么責任的問題。這件文物是故宮收藏的一件珍貴瓷器,由于我們的失誤造成永遠的損失,這恐怕是無法彌補的,大家非常痛心。不光是當事人,我作為部門負責人,也非常自責。”
焦點3 國寶能修復嗎?
-故宮稱修復不成問題
-馬未都說不可能恢復原貌
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婁瑋稱:按照國家規(guī)定,珍貴文物分一、二、三級。一級文物是其中最珍貴的。故宮博物院又把一級文物具體分為一級甲、一級乙。只要是夠一級,就是非常珍貴的。我們院共有63件哥窯文物,其中57件是一級品(國寶級),包括一級甲和一級乙。目前這件文物破損成6瓣。破損情況雖然有些復雜,但修復應不成問題。國內對陶瓷修復有很豐富的經(jīng)驗,不只是故宮博物院,還有上海博物館等文博機構,都有很成熟的修復經(jīng)驗。
然而,針對故宮文物受損事件,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及現(xiàn)任館長馬未都表示“價值無法估計?!瘪R未都稱,損壞的文物即使進行了修補,也不可能完全恢復原貌,價值大打折扣。很多網(wǎng)友對于這件文物的損壞非常惋惜。稱全世界只有三件,并且對它的估價稱達到幾個億。馬未都對此稱:存世稀少是事實,據(jù)了解全世界幾百件還是有的。當然,故宮的東西肯定要更珍貴。不能以價格為絕對標準。
焦點4 如何處理?
-律師稱個人難擔責
昨天,北京周溫兵律師稱,鑒定責任的關鍵要看是故意行為還是意外事件。如果是故意行為,該員工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但文物價值較高,即使判定需要賠償,員工可能也無力承擔。因此,此事故更大的意義在于提醒故宮,今后要在管理工作中加倍小心。故宮館藏文物屬于國家財產(chǎn),發(fā)生損壞后,作為實際管理者,故宮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不當。具體的處理和賠償事宜,可能會通過行政部門進行判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guī)定:館藏一級文物損毀的,應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館藏文物損毀未報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文物收藏單位工作人員因不負責任造成珍貴文物損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依法開除公職或者吊銷其從業(yè)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焦點5 為何沒上報?
-2小時內就應上報
根據(jù)2007年7月30日實施的《國家文物局突發(fā)事件應急工作管理辦法》規(guī)定:“國有文物事業(yè)單位應當在知道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或者應當知道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绷硪环矫?,“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2小時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同時向國家文物局報告?!钡刂磷蛉丈衔?,北京市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仍未接到報告。對此,故宮方面表示,是要徹底調查清楚,形成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后上報。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陳麗華稱這次事故的發(fā)生,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涉及到機器的使用。在事發(fā)第一時間要求立即停止檢測工作,要求對所有儀器進行檢查、測試。復雜性就在對機器的測試過程上。如果可以簡單斷定為操作人員的失誤,這會造成一定的后續(xù)問題。當事人當時的直覺是,輸入的數(shù)值沒有問題。因此,必須進行檢測,對她輸入的數(shù)據(jù)反復進行模擬……每做完一次,都要進行討論,并請來北京大學文博學院科技考古專家、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教授進行相關分析、討論。最后斷定是人為操作失誤。我是調查組長,院里要求我一個月內一定要把事實調查清楚,這期間,我很著急。但過程是復雜的。
陳麗華稱,單就目前這個事故來講,完全是為了求得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回答。院里要求一定要做得細致、準確,一定要有科學性。這次事故完全是因為事故的復雜性導致了這樣一個時間過程。但確實沒有網(wǎng)民質疑的所謂瞞報問題。
焦點6 為何測試?
-破解學術難點問題
千年珍藏一朝損毀,網(wǎng)友紛紛對故宮博物院的“無損分析測試”提出質疑。情況說明對此亦做出回應,稱鑒于宋代五大名窯的學術研究中長期存在諸多的難點問題,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將傳統(tǒng)研究方法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逐步開展檢測、研究,以期推動其中一些重要問題的解決。從去年開始,作為宋代官窯瓷器研究課題的一部分,故宮博物院利用這臺無損檢測儀器順利完成了對50余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測試工作。
為啥是無價之寶?
此次遭損的青釉葵瓣口盤是宋代哥窯所制。中國宋代瓷器生產(chǎn),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chǎn)品最為有名,后人統(tǒng)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fā)現(xiàn)。據(jù)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制的。
哥窯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guī)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及現(xiàn)任館長馬未都稱,哥窯的鑒賞價值突出表現(xiàn)在“化殘缺為神奇”。哥窯是碎片的,這本來是一個燒瓷的缺陷,結果經(jīng)過文人的歸納,認識到這是一種美。所以哥窯是典型的缺陷美。就像斷臂維納斯一樣,屬于美的另外一個范疇和境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