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圓滿完成“圓合之旅”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9-15]
(記者 段菁菁)在與《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短暫相會后,《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圓滿完成為期兩個月的“圓合之旅”,于14日返回西湖邊的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
上午10時,經過一個正式而簡短的返館點交入庫儀式后,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內與《無用師卷》合璧展出3個多月的《剩山圖》終于“回歸故里”,收入浙江省博物館庫房保藏。
以浙江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為背景的《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完成于1350年,對后世畫風極具影響,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650年,因為火焚,該圖分成兩段。如今前段《剩山圖》成為浙江省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后段《無用師卷》則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兩個月前,《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在各自經歷跨越三個世紀的漫長旅程后,在兩岸博物館共同攜手努力下,終于穿越歷史實現合璧。
展柜內,《剩山圖》與《無用師卷》靜靜并排陳列;展柜外,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致從未降溫。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二樓的展廳門口,高峰時段常常需要排隊,等上2個小時。
展出兩月參觀者超過81萬人次,打破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展參觀人數紀錄,其中大陸游客占3成。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不禁感慨:“我們比乾隆皇帝還要有福分,因為乾隆皇帝也沒有看到兩卷合一,我們看到了?!?br/>
這次特展讓兩岸文化界人士看到了普通民眾對中國傳統(tǒng)書畫的感情?!耙郧坝^眾對文人畫的接受有一定難度。因為這次展覽涉及的知識比較多,所以我們的展品說明做得比較詳細。根據我的觀察,通過這次展覽,普通觀眾對文人畫有了進一步認識。”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何傳馨如是說。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也表示,這次展覽是普及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成功范例,影響深遠?!靶蕾p中國傳統(tǒng)書畫需要一定的書畫修養(yǎng)和文化積淀。以前不少觀眾去臺北故宮都沖著翠玉白菜、毛公鼎等藏品,而現在更多觀眾為的是一睹元代黃公望所繪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原貌”。
盡管《富春山居圖》合璧展覽的成功轟動兩岸,甚至被看作兩岸文物交流的風向標,但不得不承認,“富春合璧展”仍是“跨進半只腳”的單向交流。
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坦承,目前,大陸欠缺“司法免扣押條款”是《富春山居圖》等臺灣文物來大陸的最大障礙。陳浩則回應說,大陸有《海關法》和《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辦法》,都規(guī)定臨時進境展出的文物須在半年內出境,還需交納保證金。
在雙方簽署的備忘錄中,臺北方面表示愿意在“適當的時候”,促成《無用師卷》來大陸,但具體時間仍不明確?!拔覀兒敛谎陲棇τ诤翔嫡贡澈鬅霟岬钠诖覀円炎叱隽说谝徊?。”陳浩希望,兩岸高層能夠進行協(xié)商,推進兩岸文化交流。
在14日上午舉行的國臺辦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人范麗青也提到了《富春山居圖》的臺北合璧展。她表示,兩岸的文化交流當前非常熱絡,許多文化界人士呼吁,希望能夠將兩岸文化交流協(xié)議也納入未來兩岸協(xié)商的考慮。
事實上,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大陸博物館的交流計劃已排到了2013年,如與北京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合辦的康熙展,與山西博物館辦西周歷史文化與禮樂制度特展等。
“我們有足夠的誠意、善意,兩岸也有足夠的智慧化解這些障礙?!标惡茍孕牛@是一個有解之題。“我們期盼《無用師卷》能早日跨越海峽,回到它的原創(chuàng)地,在浙江省博物館與《剩山圖》合璧展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