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小捷:當前文物工作面臨"歷史欠賬較多"的情況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07-13]
12日電 據(jù)國家文物局網(wǎng)站消息,在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召開期間,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接受中國文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文物工作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文物保護制度,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勵小捷說,新時期文物工作面臨歷史欠賬較多、基礎工作依然薄弱的情況,
勵小捷在談到十年來中國文物工作進展時表示,截至2011年,中國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達到近77萬處;博物館達到3415個,其中免費開放博物館1804個,年接待觀眾5.2億人次;全國館藏文物達到3018.5萬件(套);文物保護投入大幅增長,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文物支出預算安排221.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預算安排110億元?!爸袊緦崿F(xiàn)了《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確立的第一個階段性目標,即‘初步建立比較完備的文化遺產保護制度,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br/>
勵小捷指出,新時期文物工作是在中國國加速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的歷程中進行的,面臨歷史欠賬較多、基礎工作依然薄弱的情況。中國文物事業(yè)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比、與世界文明古國應有地位相比、與黨和人民對文物工作的新期待相比,還不完全適應,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面對文物保護與城鄉(xiāng)建設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執(zhí)法能力不完全適應;二是面對文物工作領域不斷擴大、工作任務日益繁重的新形勢,工作方式不完全適應;三是面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文物工作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的新情況,宏觀管理不完全適應;四是面對黨和國家對文物保護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新要求,人才隊伍建設不完全適應。
面對上述種種不適應的突出問題,勵小捷表示,文物系統(tǒng)下一步要切實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統(tǒng)一思想,推動發(fā)展。
一是要努力實現(xiàn)“六個結合”,要把文物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結合起來,要把博物館建設的數(shù)量增長與質量提升結合起來,要把文物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結合起來,要把文物保護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結合起來,要把文物保護與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結合起來,要把文物保護與提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國際影響力結合起來,加強文物保護能力建設,保護、傳承、利用、管理好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
二是要大力推進“四項轉變”,推動文物行政部門由“辦文物事業(yè)”向“管文物事業(yè)”、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由部門管理向行業(yè)管理、由重管理向管理服務并重轉變,強化政策調節(jié)、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功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長效機制,完善文物督察制度,確保安全有效地傳承中華文明;完善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文物博物館領域面向社會開放的工作機制,積極鼓勵、大力支持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參與文物保護利用。
四是要加強社會文物管理,集中出臺有關文件,規(guī)范文物流通秩序,引導民間文物收藏行為;加強作風建設,表彰宣傳文物工作先進典型,修訂職業(yè)道德準則,強化行業(yè)自律,恪盡職業(yè)操守,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行業(yè)良好形象。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