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竹下風清——祝竹篆刻書畫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共展出著名篆刻家、書畫家祝竹先生篆刻近作二百余方,書畫作品六十余件。在開幕式上的講話有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北京畫院副院長袁武,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理論家邵大箴,《中國書法》主編、西冷印社副社長李剛田等。
祝竹先生字竹齋,江蘇揚州人。自幼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生時代即操刀弄石,習字作畫,樂此不疲。先后師從印壇名宿丁吉甫、蔡易庵、孫龍父、羅尗子等先生。上世紀80年代起,潛心繪事,專攻竹石花卉,藝事日新。祝竹先生繼承了清代揚州文化的傳統(tǒng),入古出新,直書胸臆,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程式作了會心的營造。他那清凈而恬淡的心境,造就了一個屬于他的藝術世界。他的篆刻,清剛靜穆,典雅精巧;他的書畫,風姿綽約,清新怡人。
祝竹先生雖然較少參加社會活動,但在中國篆刻理論界和創(chuàng)作界均有很高的聲望。近年舉辦的《全國第五屆篆刻藝術展》及《當代篆刻藝術大展》,祝竹先生均為成就杰出的特邀作者。他的作品以極傳統(tǒng)又極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在當今印壇備受關注。祝竹先生還是一位出色的印學家,出版了多部印學著作,提出了許多關于印章創(chuàng)作和印史、印論研究的真知灼見,嘉惠印林。他的著作有《中國篆刻史》、《漢印技法解析》被書法篆刻界認為是高等藝術教育最好的篆刻教材之一。
本次展出的兩百馀方印章原石,有荔枝凍、極品芙蓉石等精美珍貴的印材,多為祝竹先生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篆刻精品,其中尤以多字印和長篇邊跋文字引人注目。石美、鈕美、印美、款美,再配以精美的原拓印譜,祝竹先生的展示方法,在當代篆刻展事活動中無疑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同時展出的六十余件書畫作品,也是形式多樣,有濃厚的文人氣息和強烈的金石趣味。展品前懸有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題贈祝竹先生的詩云:“丹青鐵筆廣陵春,更有文章追遠人。我到維揚君作伴,年來惟此最消魂。”充分表現(xiàn)了老先生對祝竹先生的贊許及他們之間的友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