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繪畫有很明確的目的,就是表現‘道’,而現代人則重技術而輕藝術?!弊蛉障挛纾迦A大學教授楊琪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舉行了公益講座《中國美術的過去和現在》。在講座中,他對中國藝術史進行了梳理,同時對當下藝術現狀進行了剖析。
“中國古代藝術史,實際上就是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從產生到達高峰的歷史?!睏铉鞒姓J中國古代人物畫中的人物比例太過夸張:“這種現象一直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才得到改善?!?br/>
楊琪介紹,中國山水畫有青綠山水畫和水墨山水畫之分,其中青綠山水畫大多是用來替朝廷表現秀麗江山的,不能體現藝術家自己的思想。在楊琪看來,中國山水畫的高峰出現在以元代倪瓚為代表的水墨山水中。至于花鳥畫,楊琪則認為其巔峰出現在八大山人的寫意花鳥畫中。
在楊琪看來,理解中國畫,最難的是寫意山水和寫意花鳥。懂了這兩類,基本上就懂了中國畫。其難點在于理解它們的內涵。古代文人寫意畫都是表現“道”的,比如王維、倪瓚等山水畫家,其筆下的“道”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很多著名畫家都隱逸山林,體現出一種淡泊的價值觀。而古代寫意花鳥畫則以梅蘭竹菊為主題,同樣是為了表達君子的道德觀。
相比之下,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則“重技術不重藝術”,很多畫家甚至無法說出自己的畫面想表達什么?!爱嫯嫴荒芄庾非笙?,要表現出道德的內涵。”
談到當今藝術最大的問題,楊琪認為:“最大的缺點就是‘虛假’。如果只是一味表現歌舞昇平,那我們永遠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能代表時代的作品。為什么不多去畫社會上一些底層人的真實生活、真實的感情呢?” 楊琪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思想的解放,“虛假”的東西都終會被掃清,真正反映社會底層真實生活的作品一定會出現。
在講座之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一位大芬村的畫工向楊琪提問:“一個農民工被人瞧不起,如何在深圳堅持自己的藝術?”楊琪聽罷十分激動,鼓勵他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畫你的生活吧,一個藝術家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為什么我喜歡只有一座孤峰的山水畫,因為我覺得我就是那一座孤峰,沒有人比我強?!?br/>
、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