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ongchengcloud.cn/news/images/1116AB.jpg)
因為國寶“徐謂禮文書”,金華的考古熱又一次流行起來。在當?shù)氐母鞔笳搲?,到處都有攝影、考古愛好者上傳的他們走街串巷時捕捉到古老物件的照片。
幾天前,幾張金華西部一古墓前石像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那些精美的木質(zhì)牛角、玲瓏的陶瓷制品比起來,這些敦厚的石像顯得很是古樸。
網(wǎng)友們對它們背后的故事更為關注:墓前擺石像,代表墓主人生前有著特殊的身份。然而,這座位于婺城區(qū)長山鄉(xiāng)盧家村后山腰上的古墓,卻在史書中籍籍無名。這位神秘的墓主人,究竟是誰?
墓前擺放18尊石像的古墓,如今破敗不堪
這座名不見經(jīng)傳的古墓位于婺城區(qū)長山鄉(xiāng)盧家村的后山山腰上,離市區(qū)不遠,開車只要20分鐘。如今,散落在山間小路邊的,是一對石馬、一尊石虎、一尊石羊。每尊石像有一米多長,半米多高,但是它們的頭部都遭到了破壞,不知所蹤。
“以前這里的石像更多,有石人、石馬、石獅、石虎、石牛、石豬、石羊等,一共9對18尊。”76歲的村民陳根榮說,在他的年輕時候,墓前還有一張比雙人床更大的石桌,很是氣派。遺憾的是,在上世紀70年代,這張石桌被當時的生產(chǎn)隊鑿開改成了豬槽。
墓前擺放18尊石像,意味著什么?
在考古學上,這些墓前的石像學名叫做“石像生”,它們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有驅(qū)邪、鎮(zhèn)墓的作用。按照禮制,從宋朝到清朝,墓前擺放“石像生”的風俗一直都有,“石像生”越多,表明墓主人生前地位越顯赫。
出土于蘭溪的章僑墓,也只有4對8尊守墓石像。章僑是明朝人,他的官職是福建左布政使,差不多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省長。也就是說,盧家村的這座古墓,主人在世時的官職,至少也是一位封疆大吏。
當初的榮光早已不復存在,現(xiàn)在的墓穴也是依稀難辨,若沒有當?shù)厝酥更c,根本看不出這里曾是個墓葬。
村民口口相傳,這里葬著的是潘仁美
記者在村里轉了一圈,聽到多位村民說,這個墓葬的主人,是北宋著名的權臣,也就是楊家將的死對頭——潘仁美。
要說起來,這種說法也不是無中生有。因為,潘仁美后代的一支,就住在金華。
按照正史記載,歷史上并沒有潘仁美這個人。在《楊家將》系列故事,“大奸臣”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那些演繹的故事是否真實姑且不論,實際上,潘美也是一位北宋名將。他的結局也頗為凄慘,因為犯了事,遭到朝廷滿門抄斬。當時,潘家后人有一部分逃了出來,最后在現(xiàn)在的白龍橋鎮(zhèn)古方村定居下來。
怕被牽連,逃到金華的潘氏一脈改姓為朱,這也是古方村朱姓的淵源。
古方村和發(fā)現(xiàn)墓葬的盧家村緊挨著,步行只需5分鐘。
按照盧家村老人的說法,躲過一劫的潘美后人,冒著風險取回了潘美被肢解的身體,因為缺了一部分,只好用金子做頭部,用銀做了腿,將他埋葬在了盧家村的后山上。
這個傳說,一直在盧家村一帶口口相傳,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村民對此深信不疑。
村民曾挖開過墓穴,但什么也沒找到
在歷史上,潘美參加了宋太祖的“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他屢立戰(zhàn)功,在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割據(jù)歷史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功勞很大,最后做到了“宣徽北院使”。
從這一點上看,潘美的墓前立上18尊石像似乎并不為過。
早在五六十年前,村里一些年輕人因為相信墓里真的有金銀財寶,曾一起動手,挖開過這座古墓。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墓穴是找到了,但里面空空如也,別說“金頭銀腿”,就連一根尸骨也沒有。
“這個墓,可能早被人盜過了?!贝迕耜惛鶚s說。
隨著時間的流逝,知道這些“典故”的人越來越少,如今,村里只有超過70歲的人,才能說出一些關于這個墓葬的傳說。
陳根榮說,也許是那次失敗的挖寶經(jīng)歷,讓大家對這個墓穴的關注度持續(xù)降低,老人們不再把這些傳說講給晚輩們聽,年輕人也不再對這座沒了神秘感的墓穴充滿好奇了。
專家:史書不見記載,縣志也只字未提
記者了解到,宋朝以后的史書,均沒有關于盧家村下葬過一位朝廷大員的記載。
“我找了《光緒金華縣志》、《湯溪縣志》,都沒有記載盧家村有名人的墓穴。”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中國史碩士生導師龔劍鋒說,這也是這處古墓最蹊蹺的地方。
盧家村曾分屬金華、湯溪兩縣管轄,在這兩本縣志中,對于當?shù)刂宋锏哪乖岫紩杏涊d。甚至還有一則《宅墓編》,專門收入這些內(nèi)容,可見這兩本地方志對墓葬的重視程度還是很高的。
龔劍鋒從縣志的《宅墓編》中,找到了金華所有姓潘的名人的墓葬。
潘姓名人墓一共有6處,有當過“徽猷閣待制”也就是給宋朝皇帝當貼身秘書的潘良貴、有官至平源府通判也就是副市長的潘良翰、有當過兵部尚書的潘希曾、有陜西按察副使也就是當過陜西高院院長的潘璋。只是,這些人的墓葬地址離長山鄉(xiāng)都不近,不存在地理上標注錯誤的情況。
古墓主人是誰,屬于哪個朝代?文物部門將進行勘查
“前兩年文物普查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查到這里有文物?!辨某菂^(qū)文物辦主任鄭友建告訴記者,當?shù)厝瞬]有將這些石像作為文物上報,不過他表示,將前往現(xiàn)場查看。
比盧家村古墓石像命運更好的是蘭溪青山垅挖出的石虎。今年4月份,在蘭溪青山垅的施工工地上挖出了元代大司徒陳萍的墓地,原本樹立在墓地前的石虎一一出土,雖然已經(jīng)是殘件了,但是當?shù)厝税阉鼈儺斪鰧氊惐Wo了起來,還挖了壕溝防止被盜。蘭溪市文化局文物保護科的工作人員說,現(xiàn)在,這些殘件石虎已經(jīng)原址保護了起來。
盧家村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誰,現(xiàn)在無法做定論,它的年代也無法確定。不過,比起猜測它的主人是誰更重要的是,要盡快將這些記錄著歷史的石像保護起來。這不僅是當?shù)匚奈锊块T要做的事,當?shù)氐拇迕褚矐摷尤脒M來,一起守衛(wèi)我們的歷史。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