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沾墨,肆意揮灑,不到1分鐘一張古意盎然的山松水墨畫明信片即可出爐。近日,剛結束的2012年第七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上,來自廣州的手掌彩瓷畫師歐福文吸引了眾多眼球。今年44歲的歐福文自幼習畫,一次偶然機會他結緣指墨藝術,并將手掌山水畫與廣彩結合,如今他的作品被業(yè)界稱為“嶺南一寶”。
何為掌畫?以手沾墨 靈似畫筆
僅憑一杯水、一盤墨、一塊擦布,只見歐福文蘸過墨汁的手猶如幾支畫筆飛舞在瓷板和畫紙之間:掌根一壓一拖,一座座連綿巍峨的山峰赫然顯現(xiàn),指尖一按一挑,一株株風骨清奇的迎客松傲然獨立……不出1分鐘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在銅版紙或瓷盤上赫然呈現(xiàn)。
掌畫又名指畫,也叫指頭畫、指墨,是用手指頭畫的中國畫。作為一門瀕臨失傳的技藝,始于盛唐,興于清代。它以手代筆,蘸墨作畫。繪畫時多以食指為主,輔以拇指、小指;潑墨時四指、手掌、手背并用。指墨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目前全國用手掌作畫的人只有數(shù)十位,而歐福文的作品特色主要是將手掌山水畫與廣彩結合。
嶺南一寶 一次意外 結緣掌畫
歐福文1968年出生于廣東羅定分界鎮(zhèn),自幼習畫。1986年,18歲的歐福文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廣州打工,進入一家彩瓷廠做了學徒。由于有繪畫基礎,他上手很快,進步飛速。
廣彩瓷畫風細膩,手掌瓷則講究寫意。歐福文為何會轉畫掌畫?原來,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歐福文說,他與手掌畫結緣源于一次意外。
上世紀90年代,有一次他畫廣彩瓷的時候,不小心畫錯后,順手拿手掌擦拭。誰知這個隨意的舉動竟給他帶來了驚喜。歐福文發(fā)現(xiàn),因為手掌的紋理,經(jīng)手掌擦拭過的山石流水,相對用筆畫出的圖案,線條更為清晰,更富有表現(xiàn)力。從此他一頭扎進了手掌畫的世界。
十幾年下來,歐福文的手掌畫技法越來越嫻熟,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手掌彩瓷畫。
手掌彩瓷 慢工細活 期待傳承
“手掌彩瓷作品有的10天才能做出來,有的則要一個月?!睔W福文說。燒制過程復雜繁瑣,因瓷板面堅硬不吸水,畫上去的顏料干后容易脫落,不能接著畫下一遍。而中國畫講究多次積染,墨干之后勾畫才能使畫面更豐富。而手沒有毛筆軟,控制力度又難。燒制過程也不可預料,如窯變、溫控,常會把作品燒得開裂、變形。所以一幅好作品往往要經(jīng)畫幾次、燒幾次。
談及未來,歐福文說他打算沉淀下來,將自己近20年來總結出的技法集結成書,以便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