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利國教授:藝術品最貴的并不一定最有價值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06-13]
近日,2013第八屆浙江金融理財博覽會舉行,浙江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推出“藝術品鑒藏與投資高峰論壇”,探討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之道及投資誤區(qū)。論壇意在打造一個“藝術精粹人人共享”的平臺,一個以文化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各類文化產權為交易對象的要素流轉平臺。
“資本的秘密是要找到‘文’的價值進行轉化,藝術品投資就要考慮版權價值的無限轉化,但目前中國的藝術品投資還處在實物的買賣上。”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秘書長彭中天表示。我國是世紀第二大經濟體、藝術品市場第一大國。在金錢、存量和需求支撐下的數字大國背景下,無論是市場理論、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還是制度建設,都應該對藝術品市場進行重新梳理,找到藝術品鑒藏與投資理性回歸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
彭中天指出,文化和金融的結合,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尋找增值的資產。而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藝術品投資平臺不能僅停留在交易金額上,而應有公開透明的二級市場機制。在論壇上,現場專家與學者的互動還談及了收藏意識的覺醒,收藏并不是只有有錢的人可以做,沒錢的人也可以。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品鑒藏專業(yè)何鴻教授說“藝術品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不收不藏,不在于擁有,而在于走進藝術品的心靈空間”。同時他還提醒現場的觀眾,要回歸理性收藏,不要跟風。
“中國并不缺藝術家,缺的是懂得經營藝術的專家”,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后章利國教授則表示,在對待藝術品的投資心態(tài)上要謹慎,“藝術品的價格和價值不是等值關系,最貴的藝術品并不一定就是最有價值的”。 (孜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