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油畫家高層對話在京舉行 專家建言精髓融合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11-17]
北京11月16日電(上官云) “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中國藝術觀念便強調寫意,這是中國藝術最寶貴的財富。因此,中國的文人畫,不重‘形’和寫實,而重‘意’、重抒情?!敝袊佬g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院院長邵大箴在與法國藝術家暢談繪畫藝術時表達了以上觀點。
11月16日下午,中法油畫家高層對話在北京開幕。靳尚誼、詹建俊、張祖英、邵大箴等國內著名的藝術大師與法蘭西學院油畫院首席院士 Pierre Carron、法國美協(xié)主席Remy Aron等法國藝術家就中法兩國當代油畫的發(fā)展情況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法蘭西油畫院院長:中國的藝術家具有敏銳的藝術領會能力
在本次對話中,法蘭西油畫院首席院士、現任油畫院院長,Pierre Carron首先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當代油畫發(fā)展水平的贊揚。Pierre Carron表示,中國當代油畫藝術發(fā)展迅速,中國的藝術家具有敏銳的藝術領會能力,可以很好的將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筆表現在畫布上。
“我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中國的藝術家們一起切磋交流,只有更多的交流與互動才能更好的推進藝術文化的發(fā)展。” Pierre Carron說。
據了解,法蘭西油畫院培養(yǎng)了眾多在藝術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的藝術大師,國內藝術界最為知名的趙無極、朱德群等畫家就是法蘭西油畫院院士之一。
邵大箴:強調寫意是中國藝術最寶貴的財富
中國的藝術觀念與繪畫傳統(tǒng)一直是西方藝術家十分感興趣的話題。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院院長邵大箴就此做了簡短介紹。邵大箴表示,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中國藝術觀念便強調寫意,這是中國藝術最寶貴的財富。因此,中國的文人畫,不重“形”和寫實,而重“意”與抒情。當油畫引進中國后,在繪畫語言方面逐漸滲透中國人的思想感情,形成有中國氣派的油畫,這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國當代油畫的發(fā)展現狀也是與會藝術家討論的重要內容。作為國內當代油畫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著名油畫家靳尚誼推崇將歐洲古典油畫精髓與中國民族藝術傳統(tǒng)相融合,力主研究繪畫的 “人的主題”。在靳尚誼的眼中,歐洲古典油畫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創(chuàng)作理念都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中國當代的油畫發(fā)展需要汲取歐洲古典油畫的藝術精髓,與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發(fā)展。
據悉, 17日下午,北京亞洲大酒店將舉辦“2013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暨中法繪畫及奢侈品亞洲首場拍賣會”,屆時各位大師的藝術作品將現場進行拍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