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與法國導師作品“對話”中原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4-08-15]
鄭州8月14日電 (記者 李貴剛)“大師與大師——徐悲鴻與法國學院大家作品聯(lián)展”14日在古都鄭州開幕,以中法“對話”方式呈現(xiàn)出20世紀早期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史。
是次展覽通過124件中法兩國的藝術作品及珍貴影像資料,首度將中國畫家徐悲鴻作品與其法國導師作品加以并置比照。
主辦方稱,是次展覽分兩大板塊,第一板塊介紹徐悲鴻選擇其繪畫參照范本時所處的特殊藝術環(huán)境;第二版則將徐悲鴻代表作與法國大師作品進行對照。
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鴻作品《愚公移山》系首次回到愚公移山故事發(fā)源地河南;同樣所有法方展品也系首次走進中原。
走進展廳,但見一側是徐悲鴻“馬”系列經(jīng)典代表作;另一側則是帕斯卡·達仰、弗朗索瓦·弗拉孟、費爾南德·柯羅蒙、阿爾伯特·貝納爾等徐悲鴻留法導師的代表作,呈現(xiàn)出了現(xiàn)實版“師徒對話”。
中方策展人、徐悲鴻之子徐慶平表示,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不僅是徐悲鴻師生間的技藝切磋和情感維系,也是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見證,是次展覽亦是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延續(xù)。
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表示,文化的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是次展覽在中國文化最深厚的中原土地上舉辦,不僅能夠促進中法文化交流,也給世人更加深刻的啟示。
在展廳內(nèi),法方策展人菲利普·杰奎琳一一向觀者介紹徐悲鴻與法國導師的獨特師承關系:弗拉孟是徐第一任導師;徐作品中的柯羅蒙式構圖風格;徐曾把達仰的數(shù)幅作品帶回中國收藏;徐作品《浴女》以粗線條落筆,無不透露出貝納爾式的筆觸風格。
在參觀中,文藝人士徐蕊表示,是次展覽不僅為中國畫師提供學習和欣賞機會,更通過徐悲鴻與法國導師作品對比展示,探求藝術真諦。
據(jù)悉,該展由河南博物院、徐悲鴻紀念館和八家法國博物館機構主辦,是中法建交50周年活動系列之一,此后還將赴法展出。(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