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頌新疆—桑皮紙上的中國畫”巡展烏魯木齊啟動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08-16]
烏魯木齊8月15日電 (記者 王小軍)濃墨重彩的山水、顆大飽滿的瓜果、精心刻畫的人物......8月15日,138幅風格各異的桑皮紙國畫作品在烏魯木齊美術館展出。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之際,傳統(tǒng)與現代,桑皮紙與中國畫,在‘一帶一路’上的新疆交匯、相融?!毙陆畤嬙涸洪L晏果輝在“輝煌60年·畫頌新疆—‘桑皮紙上的中國畫’美術作品巡展上這樣介紹。
據悉,此次美術作品巡展從今年4月開始啟動征稿,組委會收到全國31個省區(qū)市及香港、臺灣等地300多位各族畫家創(chuàng)作的300多幅作品,引發(fā)了全國畫家對新疆的關注,最終選出了138幅有代表性的畫作進行巡展。
晏果輝說,此次美術作品巡展首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發(fā)動全國畫家用筆墨丹青禮贊新疆,為自治區(qū)60華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據晏果輝介紹,這100多幅的畫作的作者既有60年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本土大家,又有數十年關注新疆、熱愛新疆的內地名家。諸如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馮遠,文化部原部長、著名作家王蒙,年逾80歲的老畫家哈孜·艾買提,臺灣著名畫家江明賢等一大批知名畫家的參與。
新疆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鄧維東說,如果說古代新疆維吾爾族人凝聚了他們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桑皮紙,那么今天我們當代的許多藝術家讓桑皮紙散發(fā)出無窮的魅力,桑皮紙上的中國畫給新疆文化事業(yè)添抹了一筆靚麗的色彩。
桑皮紙被譽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早在公元8世紀,造紙術沿絲綢之路傳到西域后,和田居民就地取材,選用了桑樹皮來造紙。桑皮紙宜書宜畫,且吸水強、防蟲蝕、紙質抗拉力強、歷千年不褪色,彌足珍貴,深受古代畫家的青睞。2006年,新疆桑皮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鄧維東說,看了展出的作品,自己非常感動和震撼,展覽的作品是新疆近十幾年以來在全國征稿中最優(yōu)秀、質量最好的一次。
據悉,此次展出的138幅優(yōu)秀的桑皮紙國畫作品之后還將赴全疆各地州市及部分援疆省區(qū)市展出,獻禮自治區(qū)成立六十周年。(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