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對于傳統(tǒng)拍賣 補充意義大于威脅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10-13]
從2013年開始,藝術微拍正式進入人們視野,據統(tǒng)計,2014年,國內大大小小的藝術品微拍平臺已近100家;2015年,相關信息顯示,藝術品微拍平臺仍然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對此,不少行內人認為,微拍的盛行將對傳統(tǒng)拍賣造成沖擊,但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品金融研究所所長黃雋認為:“微拍對于傳統(tǒng)拍賣,補充意義大于威脅影響?!毙⊙琵S拍賣董事長張漢彬則稱,“微拍的圈層與傳統(tǒng)拍賣的圈層不在同一層面上”。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不可否認,互聯(lián)網確實減少了一些拍賣的信息傳播成本”
相信已有不少讀者有這樣的經歷,自己的微信被朋友無故拉進了一些號稱“拍賣”的微信群里,然后看到群里“主持人”發(fā)出藝術品圖片,隨之喊價,最后以10到1的數字遞減作為這一輪喊價的結束,最終貼出“成交”二字。不錯,這一套路跟傳統(tǒng)的拍賣如出一轍,只是形態(tài)從實體的、現場的轉變成了移動終端的文字圖片傳輸。這一平臺的出現,被稱為“微拍”。
“微拍”可以說是繼網絡拍賣之后,又一電商與藝術市場聯(lián)姻的新模式。隨著微信平臺便捷高效的宣傳和交易功能被逐步挖掘,從2013年開始,藝術微拍正式進入人們視野,據統(tǒng)計,2014年,國內大大小小的藝術品微拍平臺已近100家;2015年,相關信息顯示,藝術品微拍平臺仍然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下稱:中拍協(xié))副秘書長歐陽樹英表示,微拍雖然規(guī)模有限,但是不可否認,互聯(lián)網確實減少了一些拍賣的信息傳播成本。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化過程中,微信拍賣是一個值得拍賣企業(yè)關注的途徑?!耙恍┰诰€下拍賣中因高昂運作成本而不得不放棄的低價位藝術品,在微信平臺上開始變得有利可圖。而這又與當下中高收入階層正在增長的藝術消費熱情遙相呼應,成為推動微信拍賣發(fā)展的重要因素?!?br/>
目前,開展微拍項目的,既有傳統(tǒng)拍賣的電商試水,也有收藏愛好者在各自圈子中自行搭建平臺,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后者占多數。在微信添加公眾號中,輸入“微拍”,已經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微拍公眾號占據其中。
據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舟觀察,藝術微拍發(fā)展至今經歷了幾個過程,起初主要是微信朋友圈模式,即依托微信平臺,在朋友圈中進行,其競價方式主要是通過朋友圈的評論功能進行,這還是較初級的形式。此后,開始有了微信群拍賣模式和微信拍賣平臺模式。前者主要是在專門的拍賣群中進行定期拍賣,后者則更專業(yè),背后有專業(yè)的拍賣網站運營。
微拍不乏成功例子,有平臺自稱“20余件拍品成交價破百萬;單場成交額1688.83萬元”
目前,在大量的微拍平臺涌現的潮流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例如阿特姐夫拍、微拍全球等,雖然參與微拍的作品價格多為幾千到幾萬元,但早在去年,阿特姐夫拍的成交額便突破500萬元,其負責人胡湖在《HI藝術》中撰文稱,“從2014年2月14日 阿特姐夫日夜場 成立,到2014年9月14日, 整整七個月,每周一按慣例休拍,遇線下當代藝術拍賣會則停拍,除此之外的其他時間幾乎每天都拍。這157天的總落槌價為803.26萬元,總買家傭金為35.33萬元,總成交額838.6萬元。”
但相比之下,已建立50個群、藏家人數多達5萬人的“微拍全球”可謂更為“高端”,他們在簡介中描述稱,從首拍到第90期,總成交額1.36億元;其中,20余件拍品成交價破百萬;單場(第50期)成交額1688.83萬元。
近日,微拍全球北京藝術中心在北京宋莊上上美術館內成立,藝術中心面積1100平方米,主要從事藝術家自助式展覽,完成藝術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拍賣活動。據稱,北京藝術中心的成立是微拍全球全面啟動地面航母戰(zhàn)略部隊的一小步。有人戲稱,這難道是藝術電商對實體藝術機構的逆襲嗎?
警惕
通過微拍受損的案例開始出現
從電商發(fā)軔之初,保險、物流的不定因素就始終纏繞著人們,而對于藝術品網絡拍賣,這一點表現尤為敏感。藝術品真?zhèn)?、定價問題一直是藝術市場良性發(fā)展中揮之不去的兩大難題。
歐陽樹英分析,有一些拍賣企業(yè)確實在拍賣法律框架下開展微拍嘗試,但維系客戶等方面的考慮更多。微拍如果是經營性活動,那么客戶的權益保護就必須受到充分重視。這一點,目前很多個人或非拍賣機構的微拍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一些微拍受損客戶的案例已經開始出現。
有微信用戶通過某微信群的拍賣,購買了古玩,由于微拍群并不需要任何注冊,所有成交款項均直接匯進私人賬戶,雖然物品是如期而至,但卻是“一眼假”,該群友再次電聯(lián)群主已經無法聯(lián)系。公安機關人員稱,取證難成為了這樣的案件最棘手的地方,“由于收款賬戶與群主并非同一人,難以取證收款人涉嫌詐騙”。
收藏周刊記者通過加入某個微拍群,參與了一場拍賣,該場次是以年輕藝術家作品為主,大多數價格在2000元到10000元不等。但是對于他們的交付款流程如何、物流的保險如何以及真?zhèn)翁幚淼?在記者與其相關負責人聯(lián)系之后,他們以“商業(yè)發(fā)展秘密”為由沒有回應。
觀察
“年輕畫家作品更適合微拍”
在記者走訪廣東各大拍賣行的過程中發(fā)現,微拍也成為了他們關注點之一。廣東崇正拍賣行總經理許習文認為,低端的市場可能可以(做),但是高端的可能比較難,微拍的藏家圈層與實體拍賣應該有所區(qū)別。
小雅齋拍賣董事長張漢彬稱,“大多數的微拍作品,價格在萬元上下,價格更高則不太適合。也就是微拍的價格層次與傳統(tǒng)拍賣的大拍層次還不在同一層面上?!蓖瑫r,他還強調,有些微拍即便成交,但仍然出現提貨遲延或不提貨的情況。
廣東精誠所至拍賣總經理陳綺雯則認為,剛畢業(yè)或者畢業(yè)幾年的年輕畫家作品,相比大拍場更適合上微拍,“剛出社會的年輕畫家作品基本不需要考慮真假問題,購買人群基本就是以喜歡為標準,以裝飾為目的”。
對此,黃雋也表示,微拍作品的消費價值會大于收藏價值。對于微拍是否會對傳統(tǒng)拍賣造成沖擊,她認為“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對于這類創(chuàng)新的模式,應該要用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對于傳統(tǒng)拍賣,補充意義大于威脅影響”。
建議
最好參加正規(guī)拍賣行的微拍活動,會有線下服務做支撐,維權也相對便利;
微拍群圖片未必能做到真實還原拍品狀況,建議謹慎參拍;
保持良好心態(tài),少些撿漏心理,在微拍群里買些中低價位的藝術品就好。
——中拍協(xié)副秘書長歐陽樹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