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ongchengcloud.cn/news/images/20150628.png)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初評開始,共有6491個申報主體,向藝術基金申報了7245個項目,比2015年度增加了2843項,同比增幅為64.6%。如此踴躍地申報,既表明今年的評審競爭勢必更加激烈,也表明各地已適應了“藝術項目制管理”的新模式。
“項目制管理”是個經濟術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廣泛運用于經濟領域,但大量引入到藝術領域還是一件新鮮事?!叭暧谐伞?,通過三年的摸索,國家藝術基金的“藝術項目制管理”已走入正軌,這是文化體制改革的新實踐,是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新探索。大力支持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推動舞臺藝術和美術領域作品數量與質量齊進,國家藝術基金正努力成為藝術繁榮發(fā)展的“孵化器”和“發(fā)動機”。
“百里挑一”的項目形成機制
雖然來自偏遠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但彝族的首部民族歌劇作品《彝紅》卻是一路“過關斬將”,通過審核、初評、復評、答辯,成為國家藝術基金首批資助項目?!兑图t》能征服評委,不僅是歌劇的選題立意好,把1935年紅軍長征過涼山,劉伯承與彝族頭人果基小葉丹歃血為盟的故事搬上舞臺,更為重要的是評委被其藝術質量所折服,歌詞清爽優(yōu)美,秉承彝族山歌的特點,音樂富有史詩色彩,旋律簡單好記,非常容易引發(fā)共鳴。
像《彝紅》一樣,國家藝術基金每個資助項目都是“百里挑一”、“過五關斬六將”,由評審專家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大比例使用專家,引入專家評審,選優(yōu)拔萃,提倡競爭,充分讓申報項目比優(yōu)勢、比特點、比質量、比實力,從過去的‘相馬’變‘賽馬’;從行政層層審批變?yōu)榧猩陥蠛图性u審;從只面向文化系部內變?yōu)槊嫦蛉鐣?,不分體制內外、國有民營;從只‘管腳下’變?yōu)橐芴煜隆??!眹宜囆g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韓子勇一口氣道出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制管理”的特點。
果然,記者翻閱近兩年來的國家藝術基金立項名單發(fā)現(xiàn),資助范圍包括十幾個大的藝術門類和近80個小的藝術品種,項目主體豐富多樣,既有“高大上”的藝術機構,又有新出現(xiàn)的“小而精”的特色機構,還有不少體制外“單打獨斗”的藝術家,不再以身份論英雄,比的是項目的質量、價值、可行性和主體的“經驗值”。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接受同一種規(guī)則,要填報同樣的申報材料,走過同樣的評審程序,體現(xiàn)了公開、平等,在同一個平臺上充分展示和競爭。
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項目綜合立項率約為10%,確定了393個資助項目,資助金額4.03億元;2015年項目綜合立項率約為16%,確定了728個立項資助項目,資助總金額約為7.5億元。如此高的“淘汰率”,怎樣能取舍?怎樣去把好質量關?在國家藝術基金理事長蔡武看來,“關鍵是要發(fā)揮充分發(fā)揮專家的作用,尊重藝術規(guī)律,保證項目評審的公正性,才能推出更多的名家、名作。”三年來,國家藝術基金建立了6000人的專家?guī)?,涉及藝術、管理、財務、審計等多個方面,而且每年都要對專家進行培訓,要求專家在咨詢、評審、監(jiān)督的全過程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選優(yōu)擇優(yōu)。
嚴密規(guī)范的全流程監(jiān)督機制
“實施不當,小心進入黑名單!國家藝術基金的申報主體必須是執(zhí)行主體,對于弄虛作假,借殼申報的單位,一經發(fā)現(xiàn)將被列入黑名單,再次申報項目時將被限報?!贝藝绤柼嵝殉霈F(xiàn)在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官網上。原來,在2014年度的項目結項驗收中,發(fā)現(xiàn)有極個別申報主體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并沒有具體參與項目的實施,而是將項目整體轉包給第三方。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國家藝術基金的高度警覺。因此,國家藝術基金特別重申:項目申報主體必須同時是項目執(zhí)行主體,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項目一定是誰申報、誰實施、誰負責。
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評價說,三年來國家藝術基金加強制度建設,圍繞資助項目征集評審、實施監(jiān)督、結項驗收、成果運用做了多項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走通了指南發(fā)布、項目申報、專家評審、項目實施監(jiān)督和宣傳推廣的全流程,確保管理和運行全面做到公平公正、信息透明、監(jiān)督有力。
“過去,文藝單位重藝術創(chuàng)作,在財務和管理方面比較粗放、隨意,而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后,以項目執(zhí)行為主線,要簽合同,要有具體的責任主體、實施目標,還有監(jiān)督和審計,哪些錢該花哪些不能花,錢應該花到哪里,都是有講究和規(guī)范的,項目實施的目標、期限、團隊、責任都有章可循?!鄙轿魇≡拕≡涸洪L梁軍深有感觸地談起“項目制管理”倒逼文化藝術機構管理上臺階的體會,“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評上不容易,花錢更嚴格”。
改變還在悄然進行,記者從一張節(jié)目單中看出了新變化。過去,一臺演出制作的掛名者滿滿當當好幾頁,各級宣傳部、文化廳層層領導都無一遺漏,再加上“創(chuàng)而優(yōu)則仕”、“演而優(yōu)則仕”,藝術單位行政色彩濃,院團的各級領導不管是否參與都要掛上名字,密密麻麻列一大串,而主要藝術家的名字卻被淹沒其中。現(xiàn)在實施項目制后,有名字就有任務和責任,項目策劃和實施都是扎扎實實做事的藝術家,掛名者也就少了,節(jié)目單變得簡化、清爽了許多,真正讓項目的執(zhí)行者----藝術家成為“主角”。
“通過選優(yōu)拔萃、扶優(yōu)扶強,培育好作品、推出好人才,促進形成良好的藝術生態(tài)?!蔽幕坎块L雒樹剛希望,國家藝術基金努力探索適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要求、符合我國實際的基金管理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藝術基金運作的科學化、專業(yè)化水平。
優(yōu)中選優(yōu)的項目提升機制
記者注意到,在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的申報指南中,少了對“加工修改”項目的資助。對此,韓子勇回應說,從2014年一開始資助項目中是有“加工修改”的,但經過這兩年的消化,優(yōu)秀作品的“加工修改”項目基本已結項,因此,今年就特別強調“原創(chuàng)”,而且與過去不同的是,除了大型舞臺劇的原創(chuàng)外,還支持小型項目的原創(chuàng),讓好創(chuàng)意、好作品不斷涌現(xiàn),也給更多新人機會,保持藝術生產的活力。
“沒有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不可能打破行政區(qū)劃,完成跨六個省區(qū)的演出和展覽?!眱让晒琶褡逅囆g劇院院長劉春良參與了晉冀蒙陜甘寧六省區(qū)地方戲曲及民樂民歌“三展”聯(lián)動項目,體會到國家藝術基金促進演出交流和演出市場發(fā)育的良苦用心。“原來省市院團大多只能局限在本省區(qū)演出,最多去北京、上海演出,很少去其他省演出。國家藝術基金重點資助了傳播推廣和交流項目,打破行政藩籬,追隨文脈分布與有效觀眾,組織跨省跨區(qū)域的巡回演出,讓好的作品傳播得更遠,促進了優(yōu)質文化資源在更大范圍的共享。”
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一大亮點是創(chuàng)新性地推出了“滾動資助項目”。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少華介紹,經過前兩年的項目實踐,各項目主體對“項目制”已經有了一定認識和經驗,國家藝術基金精益求精,繼續(xù)做好項目成果管理工作。從2014年度已完成結項的一般項目中,本著“堅持標準、寧缺勿濫”的原則,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參考網上投票結果,優(yōu)中選優(yōu)、層層篩選出8個大型舞臺劇和作品,47名青年藝術家的103幅美術、書法、攝影作品作為滾動資助項目。這是藝術基金根據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規(guī)律,探索“項目制”管理方式,努力擴大藝術基金資助效益,推動精品力作與優(yōu)秀人才的產生所采取的一項新舉措。
“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而精品的產生更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都有一個反復修改、錘煉、提高的過程?!辈涛湔J為,著重強調了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的工作重心是“聚焦于改,以改為主”,廣泛聽取專家和群眾的意見,真正“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能克服舞臺藝術傳播面有限,受眾狹窄的天然缺陷,積極探索建立觀眾信息反饋機制和群眾評價機制,把老百姓喜歡不喜歡、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成敗的標準。而美術、書法、攝影創(chuàng)作人才滾動資助項目,做好對青年藝術家收藏作品的出版、展覽與推廣工作,有利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名家。這樣“抓精品、攀高峰”,努力推出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完美統(tǒng)一的作品,才能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優(yōu)秀作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