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在线网址,亚洲中文少妇专区,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91在线免费视频

<small id="bzx8v"><label id="bzx8v"></label></small>

<address id="bzx8v"><td id="bzx8v"></td></address>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高價收購古玩背后的“鑒定”騙局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2-07
    時間:2017年1月16日

      地點: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

      案由:詐騙

      案情:被告人宋某創(chuàng)立了浙江頌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頌瓷公司”),帶領其余24名涉案被告人借高價回收古玩、藏品之名騙取受害人古董鑒定費、拍賣服務費等近200萬元,受害人達200余人。

      案情回放

      被告人宋某主辦經營了頌瓷公司,并聘用被告人潘某擔任公司總經理,被告人杭某擔任公司行政部總監(jiān),被告人陳某擔任公司財務,其他被告人分別擔任公司幾個市場部的市場部總監(jiān)、總監(jiān)助理以及業(yè)務員等。

      2013年以來,潘某或者市場部業(yè)務員通過從網(wǎng)上尋找或者購買個人信息的方式,獲取擁有古玩藏品的被害人信息,并通過電話、微信或者QQ等方式聯(lián)系,虛構有買家要高價購買、公司高價收購、公司幫其委托拍賣其擁有的古玩藏品等方式,將被害人邀約至公司,再安排人員,冒充買家欲高價購買或冒充鑒定專家吹噓藏品價值,誘使被害人到指定的檢測機構檢測或者在公司辦理委托交易業(yè)務、委托拍賣業(yè)務,從而騙取鑒定檢測費、委托交易服務費、委托拍賣前期服務費,最終都以鑒定結論不符合收購條件、不符合買家交易條件,或以拍賣物品流拍等理由躲避被害人。有200余位收藏者花了200到8萬元不等的費用,最后換來的結果還是出售不成。

      至案發(fā),被告人宋某、潘某等人共騙取他人財產合計192.78萬元,其中宋某參與金額為192.78萬元,潘某參與金額為150.18萬元,其余被告人直接參與詐騙的金額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庭審現(xiàn)場

      1月16日上午9時,25名被告人被法警帶上法庭,密密地站了兩排,大部分被告人低眉垂首,此案第一被告人宋某不停擦拭著眼角,也有幾名被告人在帶進法庭的那一刻就不斷地朝旁聽席方向張望。旁聽席上坐著近百名被告人的親屬和朋友,他們表情嚴肅,不少人不停地抹著眼淚。辯護席上,辯護人坐滿了整整三排。

      9時許,公訴人開始宣讀起訴書,整整宣讀了一個多小時,25名被告人除一人認為就自己的法律知識來講不知是否構成犯罪外,其余被告人當庭認罪。據(jù)悉,25名被告人中有10名是90后,最小的出生于1996年,很多人是尚在實習中的大學生,但是涉案時卻不知道自己從事的“工作”已經觸犯刑法。

      高價收購的美麗“幌子”

      公訴人出示的證據(jù)中,有一被告人供述:“頌瓷公司有一個話術單,里面有基本的與客戶交流的說話方式和內容。”

      這里所謂的話術,就是受害人都接到過電話:“您好,這里是頌瓷公司,我們這里高價收購各類古玩、藏品,您是否有寶貝需要出售……”

      頌瓷公司對外聲稱公司可以高價收購古玩、藏品等有價值的古物,等受害人將自己的古玩拿到公司后,業(yè)務人員會帶著一名所謂的“鑒定師”對古玩、藏品進行一個初步的鑒定,告知其藏品價值在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于是同意與對方簽訂收購物品的合同,但合同生效的前提是需要將物品拿去檢測,只有檢測結果符合要求,這個合同才有效,頌瓷才會收購。

      被告人姚某供述:“檢測報告一般以藏品和當時的年代不相符等認定這個藏品是假的,然后根據(jù)事前的協(xié)議不予收購,這樣就騙取了鑒定費?!?br/>
      不少古玩收藏者都被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的收購價所吸引,有近200位收藏者花了1萬到3萬元不等的檢測費來檢測自己的古玩藏品。

      檢測背后的天大“秘密”

      被告人宋某在法庭上供述:“浙江沒有這樣的古玩鑒定機構,我們都要去上海鑒定。于是我想到要在浙江辦一個這樣的鑒定中心,就不用去上海了,還能增加收入。2015年5月,我出錢購買了檢測機器,并成立了嘉博檢測公司?!?br/>
      檢測儀器買回來時擺在頌瓷公司大廳,引起了一些客戶的疑惑。為了消除客戶的疑惑,宋某在嘉興另一個地方租用辦公室成立了浙江嘉博檢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博公司”)。

      在贏得收藏者的信任后,頌瓷也是花了“本錢”,每次業(yè)務員都會告知客戶公司會幫其承擔10%至30%不等的檢測費,于是不少收藏者認為公司還主動承擔檢測費,肯定不會有假。

      但事實并不如此,“嘉博公司的檢測報告沒有一件藏品是符合買賣標準的。這是我們總經理想出來的主意,主要就是為了騙取鑒定費?!绷硪槐桓嫒撕文痴f:“我們向客戶收取的鑒定費是一個元素1000元,一般來說玉有25個元素,金銀銅器有12個元素,瓷器有22個元素,客戶有時候也會跟我們討價還價,所以收費也是參差不齊的。”

      據(jù)了解,檢測員把物品所含的元素電子檢測單發(fā)給總經理潘某,由潘某自行填寫每個元素的含量,所有檢測單的通性便是不符合產品收藏標準。這樣一來,讓收藏者誤認為是自己的藏品不符合標準,殊不知那些支付的檢測費已進了頌瓷的錢袋子。

      正規(guī)公司的“假面具”

      據(jù)了解,頌瓷公司成立于2013年,租用的辦公樓在南湖景區(qū)附近,大概近千平方。然而在2014年開始,頌瓷開始利用鑒定等形式來詐騙。

      宋某供述:“頌瓷公司由我主辦經營,我是董事長,分設總經理一職,由潘某擔任,外加市場部、行政部2個部門,市場部分4個部門,財務部是在行政部下面的。每個部門都委托潘某全權負責?!?br/>
      看似正規(guī)公司在運作的頌瓷背后卻有著一個詐騙“面具”。被告人潘某供述:“藏家的信息這部分都是我提供給業(yè)務員的?!迸四惩ㄟ^網(wǎng)絡購得多批曾出售過抑或是購買過古玩、藏品人員的名單,且名單人員分布于全國各地。業(yè)務員拿到名單后再通過電話銷售的模式吸引收藏者“上鉤”。

      一旦有收藏者帶藏品過來,業(yè)務員便請來所謂的“鑒定師”鑒定產品,并給出初步的高價收購,然后吸引收藏者花錢對產品進行檢測。假若對方不愿意,業(yè)務員又以幫助尋找買家私下交易或是幫忙拿去拍賣的名義,讓對方留下古玩、藏品。最后又讓頌瓷另外的業(yè)務員假冒買家與收藏者見面私下交易,但多方溝通后,“買家”依舊是要求收藏者鑒定了真假才愿意交易。

      不少收藏者又在“買家”的花言巧語下將產品拿去嘉博公司檢測,最終的檢測結果還是跟初步檢測的結果如出一轍。

      庭審歷經9小時結束。在法官楊志勇的主持下,整個庭審過程緊張、有序、高效,庭審中各被告人除一人外均表示認罪,辯護人亦充分發(fā)表了辯護意見。

      該案將擇期宣判。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