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堅持作棉絮畫60余年 畫作曾被克林頓收藏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2]
西部網(wǎng)訊(記者 魏永賢) 3月20日,西安雁塔區(qū)吉祥路一家屬院,69歲的張寶蘭在家里制作棉絮畫,小方桌上色彩艷麗的孔雀是用染色后的棉絮一點點拼成的,這孔雀只是棉絮畫《孔雀牡丹圖》的一部分,張寶蘭用了一周時間。完成一幅完整的棉絮畫常常要花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張寶蘭的姥姥和母親都喜歡剪紙、布藝、棉絮畫,六七歲時她就跟姥姥、母親學習剪紙、棉絮畫。
“姥姥和母親做的棉絮畫都比較簡單,類似于布貼畫,是平面的。86年2個女兒都上大學去了,我有時間了,就開始做層次更豐富有立體感的棉絮畫?!?張寶蘭說。
經(jīng)她創(chuàng)新后的棉絮畫不但保持了中國畫濃淡相宜、虛實并重的筆墨韻味,更賦予了二維平面畫浮雕般的立體效果。
張寶蘭的棉絮畫在海外非常受歡迎,她先后應邀前往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做巡回藝術展,有多幅作品被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美術機構和個人收藏。
1998年來我國訪問的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也收藏了她的棉絮畫。
2011年張寶蘭的棉絮畫被列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張寶蘭在社區(qū)帶出的徒弟不下200個。
為了傳承棉絮畫,她還自編教材,每周都要坐公交車到北郊的市聾啞學校手把手教聾啞學生制作棉絮畫。 精美絕倫的棉絮畫得到人們的肯定,但制作過程的繁冗和艱辛只有張寶蘭一個人知道。“必須下苦,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睘榱藙?chuàng)作棉絮畫張寶蘭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每天長時間伏案做畫也損傷了她的頸椎和眼睛。
現(xiàn)在快70的張寶蘭只能做做歇歇,但張寶蘭依然堅持著自己對藝術的這份執(zhí)著追求。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