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將開幕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7-06-15]
重慶6月14日電(記者 唐楓)蜀繡、夏布、榮昌折扇、合川肉片、萬州雜醬面……這些童年時代的經典工藝品、老牌美食,還有多少會出現在老重慶人的記憶中?
記者14日從重慶市文化委員會獲悉,重慶將于6月16日至18日舉行第二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為期三天的博覽會將以“傳承發(fā)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匯集上百家重慶非遺項目、老字號集中展出。
本屆博覽會由重慶市文化委員會主辦,重慶老字號協(xié)會、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xié)會、重慶華龍網集團等承辦,展出面積達8000平方米,國家、市、區(qū)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重慶老字號”和等近150個項目參展。
博覽會期間,蜀繡、漆藝、陶藝、版畫、夏布、梁平竹簾、北碚蝶翼畫等這些流傳千百年的手工藝品都將一一呈現。
其中,以色彩艷麗、富有立體感著稱的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其刺繡呈現的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等造型栩栩如生;榮昌夏布則以輕柔勝絲,避暑爽身取勝,是當之無愧的夏天衣料佳品,又因在材質和工藝上與棉麻相似,頗受當下文藝青年青睞。
作為一座“吃貨的城市”,重慶的飲食文化淵遠而悠長,不少傳統(tǒng)美食成了老字號,還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其中,不乏重慶五斗米、巴倒燙火鍋、橋頭火鍋等餐飲大咖,也有黃南泉豌豆面、醉巴斯麻辣牛肉、合川肉片、萬州雜醬面、黔江雞雜、磁器口陳麻花等特色小吃將在博覽會上供市民品嘗,堪稱現場版的“舌尖上的重慶”。
作為重慶人的驕傲和重慶的城市名片,重慶火鍋還將進行專題展覽,展現火鍋百年歷史,以及底料制作、菜品選擇和湯料配制等工藝環(huán)節(jié)的演變進程。
重慶市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博覽會旨在促進非遺項目及老字號品牌的傳承與發(fā)展,搭建文化傳承、品牌宣傳、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的平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此外,兒時玩耍過的陀螺、鐵環(huán)、糖關刀,還有過年時貼著的窗花,甜甜的炒米糖開水等這些曾經為老山城市民童年帶來歡樂和回憶的老物件也將在博覽會上亮相。展出期間還將進行三場重慶非遺服飾秀和重慶民歌快閃等活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