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與加征關稅對藝術品收藏的影響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9-09-01]
近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chuàng)出本輪調整的新低。數(shù)據顯示,8月26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于7.1528元,創(chuàng)下了自從2008年2月27日,十一年多以來的新低,相比2018年3月份6.24元的匯率則跌去了14.63%。
二十多年來,人民幣與美元有過多次的匯率調整:1995-2004年期間,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波動區(qū)間在8.27-8.35之間;2004-2008年,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人民幣開始升值,匯率波動區(qū)間從8.27逐漸改變到6.85;2008-2010年,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波動區(qū)間在6.6-6.8之間;2010-2017年,人民幣再次升值,匯率逐漸由6.6變到6.1。
對于廣大中國老百姓而言,人民幣貶值并不一定意味著自己手中的貨幣貶值或者是生活品質的下降,只有當市場上物質需求大于供給情況下形成通貨膨脹后,才會使大眾手里的貨幣真正貶值而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對于那些要到海外投資、購物、留學或旅游的人們來說,面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會感到消費能力的減少。
人民幣貶值會有利于促進內地產品的出口,也有利于持有美元或其他與美元掛鉤貨幣的海外人士到內地購買藝術品,從這一點上來說,內地拍賣企業(yè)對海外客戶會增添一定的吸引力;但同時,由于人民幣貶值,采用外幣對拍賣品定價將可能導致內地拍賣企業(yè)到海外征集拍品的難度有所增加,文物藝術品回流將因此受到影響。當然,文物藝術品由于其非標準化的特點,價格的評估區(qū)間往往比較寬泛,也許只有當人民幣貶值幅度較大的情況下,這種對海外回流的負面影響才會凸顯出來。
近些年,內地人士到海外拍賣會上競買各類藝術品的人越來越多,而隨著人民幣未來可能繼續(xù)的貶值預期,那些到美國、香港(港幣與美元掛鉤)的拍賣會上購買文物藝術品的內地收藏者將有必要重新謹慎測算。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可能繼續(xù)的貶值預期,購買與美元掛鉤的藝術品和工藝品都是不錯的保值方式,比如,投資者可以考慮購買以美元結算的國際硬通貨,如鉆石飾品、黃金飾品,或西方經典藝術品等。
此外,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對自中國進口到美國的約55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其中包括藝術品畫作、素描、雕刻、雕塑、版畫、郵票以及逾100年歷史的古董等,自2019年9月1日起開始實行。而我國政府也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關稅,其中也包括油畫、雕塑、古董、各類工藝品等,分兩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實施。
兩國之間互相加征關稅,使得從對方國家進口的藝術品、工藝品必然會在原關稅基礎上增加了多至10%的關稅。由于人民幣貶值,外國人到中國買藝術品或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藝術品,美國海關加征的關稅若減去人民幣的貶值幅度,會減少一部分負擔;而中國人到美國買藝術品或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藝術品,將會在中國海關加征的關稅之上再加上人民幣貶值的比例,出現(xiàn)雪上加霜的負擔。因此,對于到美國拍賣場上購買古玩藝術品的收藏家和到美國征集拍品回中國拍賣的內地拍賣行來說,海關加征關稅與人民幣的貶值形成雙重新的壓力,由中國文物由美國回流必將受到一定制約。需要提示的一點,中國海關對進口藝術品原本有1-6%不等的基礎關稅,以及從今年4月1日起,剛剛由16%降低到13%的進口增值稅。
季濤簡介:
理學碩士,留英學者,注冊拍賣師。目前任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法律咨詢與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拍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拍賣術語標準化起草小組組長,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曾參與編寫《拍賣師論談集》1、2集、《中國收藏20年》、《中國收藏年鑒》、《中國拍賣二十年》、國家拍賣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教材《拍賣通論》、《拍賣經濟學基礎》、《拍賣基礎教程》、《拍賣實務教程》等,主編了《拍賣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拍賣策劃書精選》,著述有《拍賣師主持理論與技巧》、《當代北京拍賣史話》、《拍賣師主持教程》等書。主持過數(shù)百場藝術品、土地、房產等的拍賣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