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將歸還尼日利亞一被掠奪文物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9-12-10]
12月2日報道美媒稱,英國劍橋大學當地時間11月28日稱,一尊一個多世紀前從尼日利亞所在地掠奪來的銅像將物歸原主。
據美聯社11月28日報道,這尊公雞雕像于1897年被人從貝寧王宮中搶走,并在數年后贈送給劍橋大學。2016年在學生們舉行抗議,指責它代表一個殖民故事之后,該雕像被從公眾視野中移走。
尼日利亞新聞和文化部長哈吉拉伊·穆罕默德對這個公雞雕像回歸表示歡迎,尤其是學生們在令銅像回歸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
不過報道認為,鑒于1897年貝寧城在被英帝國軍隊占領后曾有數以百計的貝寧銅制品被搶走,穆罕默德把歸還這一雕像的決定稱為“滄海一粟”。他說,尼日利亞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和外交手段,向世界任何地方持有尼日利亞文化財產者展開交涉。
西方國家的政府和機構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要求歸還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尤其是從非洲——掠奪來的文物的壓力。一些國家已開始評估它們的藏品,并討論下一步應采取的措施。
2018年,由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委托起草的一份報告建議,如果非洲國家提出要求,法國博物館應歸還那些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取得的作品。
提交這份報告的專家們估計,有多達90%的非洲藝術品流落在非洲大陸之外,包括雕像、王座和手稿。單是巴黎的布朗利碼頭博物館一家就收藏了數千件作品。2006年開張的該博物館專門展出非歐洲藝術,其展品大多來自法國前殖民地。
自從法國的報告發(fā)表后,剛果、塞內加爾和科特迪瓦也已提出歸還文物的要求。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