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28日電(記者 張亨偉)從抗洪救災的英勇斗士到城市建設的勞動者,從歡慶節(jié)日的喜悅人群到摩登時尚的城市麗人……9月28日,“繁花似錦一一人物畫苑國慶75周年作品展”正式亮相上海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藝術家們用畫筆將上海的多元文化與城市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展覽基于“繁花”“時代”“筆墨”“雅集”4個維度展出了人物畫苑11位藝術家近50幅中國畫作品以及10位人物畫苑顧問的12幅作品。這些作品不僅代表了藝術家們個人的藝術追求與造詣,更是對上海新風尚、新面貌、新成就的一次深情描繪與頌揚。
現(xiàn)場展出作品為人物畫苑藝術家們近年創(chuàng)作的新作。他們深入生活,在寫實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各自獨特的藝術視角和表現(xiàn)手法,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呈現(xiàn)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畫家葉雄創(chuàng)作的《浦江贊歌》,靈感源自一則新聞報道。報道中描述了一群外國游客在高鐵站下車后,被中國的繁榮景象所震撼,情不自禁地齊聲唱起了中國歌曲,這一場景深深觸動了葉雄,也激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這件作品不僅捕捉了外灘的活力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展現(xiàn)了中國的繁榮與進步。
旗袍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它不僅是中國服裝設計的杰作,還體現(xiàn)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美學價值。在作品《旗袍斗秀》中,藝術家朱新龍用畫筆展現(xiàn)了女子身著旗袍的婀娜身姿?!芭油撬囆g創(chuàng)作的主角?!敝煨慢埾Mㄟ^作品讓更多人感受到旗袍的魅力,感受到女性的美。
忻秉勇的畫作《早春三月》描繪了“南京路上好八連”在繁華都市中設立攤位,為人民服務的場景。這幅作品是他第三次以好八連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他見證了連隊官兵的更迭,但始終被他們不變的初心和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感動。
桑麟康的畫作《走過石庫門》以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筑為背景,生動地描繪了當代上海居民井然有序的生活場景。畫面中,忙碌的上班族、嬉鬧的孩童、熱衷打卡拍照的年輕人以及享受退休時光的老人,各種元素構成了老弄堂熱鬧的景象。這件作品無疑為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理解和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
此次“繁花似錦一一人物畫苑國慶75周年作品展”的舉辦,不僅是對海派人物畫藝術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的深入探索,更是對其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一次重要展示和推動。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