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舊老牙雕 投資正當時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4-08-10]
據東方網近日消息:所謂古舊老牙雕,是指明清至1949年約五百八十多年間,象牙雕制的工藝品及實用器具。其實牙雕工藝早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就已產生,因環(huán)境、氣候與我們祖先繁衍生存等因素,其時中原的象類已漸趨稀少。殷商后我國僅剩的少數象獸只能棲居于西南邊陲的一隅,象齒也因此成了稀缺物,故宋元以前的傳世牙雕品已屬鳳毛麟角,難得一求。
隨著明代我國遠洋航海通商的雄起,從南洋和非洲載回了不少數量的象牙材料,這在一定成度上促進和支撐了明以降牙雕工藝的發(fā)展和昌盛。明清時期我國的雕刻工藝進入了繁榮鼎盛期,牙雕亦有幸在竹木牙(象牙)角(犀角)四大雕刻藝術中占據了一席,此盛況一直延續(xù)至晚清和民國初才漸漸衰沉。
明清時雕刻名家高手林立,藝人在融入竹木角雕的風格時,保留了象牙的自身特點。所雕之物以中小件人物佛仙、文房器具與案幾擺件為主,并以其潔白玲瓏,溫潤飄逸,典雅大器的姿態(tài)展示在人們的面前。數百年來其價格均遠在同檔次的竹木雕品之上。
然而近十年來國內拍賣場及古玩市場上,古近代牙雕品的價格均在同檔次的竹木雕品之下。15——40厘米左右,工藝精湛的明清民國牙雕品大都在數千至數萬元間徘徊。例如2003年北京傳是秋拍,清31厘米高的持柳提籃牙雕觀音成交了1.7萬元,而今年上拍春拍中的清早期高31厘米牙雕捧瓶持蓮觀音只拍出7500元之數。而那些小件的牙雕擺件、掛飾有的僅為區(qū)區(qū)數百元至千余元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以上拍品的價格還遠不及同等大小的現代工藝牙雕件。而與其同時代的古近代竹木雕品,近年的價格均揚帆遠去,差距已十分顯著。
我國作為世界保護瀕危珍稀野生動物的締約國,近年的一些做法已與國際接軌。如今進口買賣象牙和現代牙雕制品已被視作犯法和違規(guī),故原本經營現代牙雕品的商店和柜臺已改行,余物均撤柜入庫待處。迄今起,凡欲收藏把玩和投資牙雕品,也只有華山一條路,去古玩店、攤和拍賣行買古舊牙雕品了。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xù)高速、健康發(fā)展,人們的余資日益豐厚,盛世中,對古玩的收藏欲望和投資理念正日趨強烈。就古近代牙雕工藝品目前的價位而言,其已不再是少數人的收藏品與玩物。它已完全具備了大多數工薪族和普通白領能玩上一把,且玩得轉,又極具觀賞價值及存在著價值回歸和潛在升值空間的玩物與投資品種。古近代牙雕藝術品的投資收藏機遇,猶如柳枝泛綠的春天正向我們悄悄地走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