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5-02/17/xinsrc_3720202170810968246043.jpg)
“現(xiàn)在藝術”的收藏和古董收藏有相象的地方,比如對同樣一個藝術家同樣尺寸的作品來說,基本上是年代越早越值錢,因為中國現(xiàn)已成名的藝術家,在他們早期創(chuàng)作的階段,一般都經(jīng)歷過一個相當艱苦的階段。作品不被人重視,或被外國人買走,或流散于民間,作品的保護很成問題。
當時不光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沒信心亂丟亂放(宋永紅前幾天就曾在一個農(nóng)民家里,找到了9張失散15年的作品,而作品因為缺乏保護而破損斑駁面目全非),那些“意外的收藏者”也還不懂得珍惜他們手上“白來”的“軟黃金”。我以自己為例:我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得到過一些藝術家的饋贈,那時他們的作品沒有銷售渠道,我經(jīng)常請他們吃一頓飯就可換來一件作品。我當時也屬于鼠目寸光的那種人,我根本沒想到他們之中的有些人今天會如此成功。我將很多藝術品在家中隨意擺放,因為家比較小,很多油畫都被我堆在了陽臺上,承受風吹日曬雨淋。我當時還真糟踏了不少畫兒。因為所有人都缺乏對畫兒的愛護,以至于很多藝術家早期的重要作品都遭到了破壞甚至遺失了,所以早期作品的價值自然而然地猛漲,因為少,物以稀為貴。藝術家早期作品還有一個少的原因是,那時他們沒有或者缺乏買方市場,生產(chǎn)力水平較低,產(chǎn)品數(shù)量本身就很有限。王廣義深刻地記得,他的一個同學當年為了幫助他,曾經(jīng)花500塊錢買過他的一幅畫,他形容自己感動得“眼淚汪汪的”。今年他找到那個同學,花1萬美元買回了那件已經(jīng)皮開肉綻的草圖。
如果把一個藝術家的生命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看,或許這個藝術家最有價值的作品,應該是他鼎盛時期的代表作,但對于任何一個藝術家來說,他的早期作品都是最珍貴的財富,它們是藝術家通向偉大成功之路的源流。對于投資者而言,在藝術家成功且仍健在的時候,投資他的早期作品更是一個一本萬利的事情,因為一個藝術家的生產(chǎn)量是有限的,一個成功藝術家的作品更是難求的,有時甚至要等上幾年,有時甚至會等死你。
投資中國“現(xiàn)在藝術”家的早期作品,利益更是不可估量,因為中國“現(xiàn)在藝術”的發(fā)展時間不長,屈指算來也不過20多年,而且是混亂不堪的20多年,美術史的整理工作還處于萌芽階段,很多重要的藝術家和作品都還沒有定論,一旦開始梳理美術史,很多當年的藝術家和作品將重歸“領導”地位。
那么如何獲取藝術家的早期作品呢?
大概有以下幾種途徑:
1.從藝術家手中直接購買。藝術家成名之前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素描和草圖,大多都“砸”在自己手里。
2.從藝術家的朋友手中購買。藝術家的有些朋友當年購買藝術家的作品,可能純是為了幫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藝術家。
3.從收藏家手中購買。有的收藏家在購買之初全憑興趣,有的甚至就是游客心態(tài),當行畫和紀念品買的,他們之后并不關心藝術家的成長,所以你只要出很少的錢就能使這些非專業(yè)的收藏家轉(zhuǎn)讓他們的藏品。
4.從拍賣會上購買。拍賣行的人都是“人精”,他們了解藝術市場,他們有挖地三尺掘金的本事。(黃燎原)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