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件海外流失文物將赴德國拍賣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5-11-01]
從昨天開始,94件將在德國納高拍賣行被拍賣的中國文物藝術品在北京國際俱樂部對外展出,其中大多數拍品是歐洲私人收藏家于上個世紀在香港拍賣會上購得的,多為宋、明、清時期的精美珍品。今天是展覽的最后一天,之后它們將離開北京。
據悉,此次展品共94件,種類涉及瓷器、油畫、書畫、玉器、青銅器等。在瓷器類別中,共有46件為歐洲私人收藏家從佳士得、蘇富比的拍賣會中競得。如一件宋代鈞窯碟曾于1995年10月在香港露面,此次估價為70萬至90萬元人民幣。而一件估價50萬至70萬元的永樂青花梅瓶也是珍品。
在“絲路貿易”主題拍品中,還將推出120件來自德國北部一位收藏家所藏的藝術品,它們購自上個世紀60至90年代,多為外銷至葡萄牙市場的陶瓷茶具和油畫,油畫內容多描繪1860年時期的香港、天津、澳門等港口。
最吸引中國藏家的還數家具和青銅器,其中家具部分展出的是歐洲私人收藏的康熙年間的藏品。而青銅器部分展出的一件商代提梁鹵最為珍貴,這件青銅器的估價達180萬至250萬元人民幣。另外80件青銅器則分別來自于瑞士和斯堪的納維亞。
來源:北京晨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