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將出畫冊 更多的藏品將面世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6-10-31]
今后,沈陽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物除部分進行實物展覽,更多的將以畫冊的形式展示給人們欣賞。這些文物將被歸納成16類共20卷本,從藏品的歸類、甄選、照片、配文到出版將歷時三年時間,預計在2008年完成。
今年是沈陽故宮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其館藏文物已有數(shù)萬件,作為我國僅存的兩座完整的大型皇家宮殿建筑群之一,其藏品主要以宮廷歷史文物和藝術品、清初文物為主,是除了北京博物院外擁有最多宮廷文物的博物館。 但是由于受到展覽場地等條件的制約,許多精典藏品無法展示給人們欣賞,失去了這些藏品收藏的意義。沈陽故宮博物院李理主任表示,通過出畫冊的形式可以讓人們全方面地欣賞到宮廷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以此了解宮廷的真實生活。
據(jù)了解,沈陽故宮博物院現(xiàn)有國家一級文物二百余件,二級文物二千余件,主要是宮廷專用的瓷器、玉器、琺瑯以及繡品和服飾、文件資料等。1926年,沈陽故宮由皇家禁地變成中國東北最早的博物館,曾與北京故宮、熱河行宮(現(xiàn)承德避暑山莊)一起,成為舉世矚目的清代三大皇家宮廷文物收藏寶庫,其在鼎盛時期藏品達十幾萬件之多。但1900年起的幾次慘重流失,到建國前沈陽故宮幾乎成了“空架子”。建國后,沈陽故宮陸續(xù)從南京、承德、上海、陜西等地調入一批文物。特別是從1954年至1980年,北京故宮先后8次調撥文物給沈陽故宮,其藏品才日漸豐富。
日前,沈陽故宮博物院評選出十大鎮(zhèn)館之寶:努爾哈赤御用寶劍、皇太極御用腰刀、皇太極御用鹿角椅、后金天命云板、金代交龍鈕大鐘、清郎世寧《設色竹蔭西狑圖軸》、清王翚等人繪制的《設色康熙南巡圖卷》、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清乾隆款嵌琺瑯纏枝花卉缽以及清乾隆御筆“紫氣東來”金漆趕珠龍紋匾。專家評價說,這10件文物均可稱為“國寶”,其歷史、藝術價值難以估量。(石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